庭院棚栽平菇技术内容摘要:

2、应用甲醛、高锰酸钾熏蒸,密闭 24 小时然后充分通风,并对棚内墙壁和立柱喷洒 1%的石灰水,地面撒少量石灰粉。 用菌种时要将有杂菌污染的菌种和脱壁老菌种淘汰,选菌丝洁白、浓密、粗壮的留作播种用。 菌污染率低、出菇产量高的优点,是初次种菇者的首选。 棉子壳选新鲜无霉变的,配料前最好在阳光下曝晒 1 天2 天。 其配料比例一般为:棉子壳 100 千克、过磷酸钙2 千克、生石灰 1 千克、多菌灵 克。 用手握培养料以手指缝间有水滴出现而不滴下为宜。 拌料所用工具要用 1%石灰水消毒。 庭院棚栽平菇一般采用塑料袋栽培方式,袋栽平菇的播种方法多为层播,袋的两端各放一层菌种,中间放两层菌种。 播种量以干料量的 20%为宜 3、。 培养料装入的紧实度非常重要,装得过紧氧气不足,装得过松水分易蒸发,菌丝与培养料接触不紧密,菌丝吃料慢。 合适的紧实度应该是用手按培养料有弹性,又按不出坑,搬动菌袋不出褶。 播种后在菌袋两端和中间接种部位用机针打若干个通气微孔,以改善菌袋内通气条件,加快发菌速度。 在气温较低的季节播种。 亦可在装袋前将菌袋先行打孔。 般成墙式摆放。 发菌期不需要光,菇房要注意遮光。 平菇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 1822。 料温应控制在 2427。 每天通风2 次3 次,每次 30 分钟左右。 随着气温升高逐渐加大通风量,高温期可昼夜通风,低温期夜间覆盖草帘或纸被保温,白天卷起见光,提高棚温,中午通风。 从发菌初期开始经常检查菌袋湿度 4、,发现温度偏高要及时倒袋,将上下层菌袋调换位置,使其温度均匀,生长一致,同时检查淘汰有杂菌的菌袋。 注意倒袋时不要折断菌丝,以免影响菌丝正常生长。 在适宜的温度下,一般播种后 25 天30 天,菌丝即可“吃透”料,菌丝由雪白转成灰白,有黄水渗出,标志着菌丝已经达到生理成熟,开始出菇。 此时应给予昼夜 810的温差及散射光刺激,促进出菇,管理者要撤掉部分草帘增加棚内散射光量,适度加大通风量提高昼夜温差。 入出菇期后,应每天检查菌袋,如果发现有菌蕾出现,就将菌袋口的绳解开,将袋口卷起,在棚内适当喷水,使棚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 80%95%。 棚内继续给予散射光,光亮以在棚内看清报上小字为宜,光线不足易产生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