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新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9单元溶液word单元综合测试题含解析内容摘要:

饱和溶液 D.要从含有少量甲的乙溶液中得到较多的乙晶体,通常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由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中含有少量乙,可通过结晶法除去乙;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大小的比较等信息. 【解答】 解: A、 t1℃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故 A错误; B、在 t2℃ 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说明该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 B正确; C、甲和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升温可将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而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所以降低温度可以使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故 C错误; D、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中含有少量乙,从含有少量甲的乙溶液中得到较多的乙晶体要用蒸发结晶法,故 D错误. 故选 B. 【点评】 做好该题的关 键是注意图形结合,利用好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及二者的关系.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8.将 60℃ 时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降温至 20℃ ,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溶剂的质量 B.溶液的质量 C.溶质的溶解度 D.溶质的质量分数 【考点】 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将 60℃ 时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降温至 20℃ ,有硝酸钾晶体析出,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硝 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将 60℃ 时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降温至 20℃ ,有硝酸钾晶体析出,溶剂的质量不变,故选项正确. B、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将 60℃ 时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降温至 20℃ ,有硝酸钾晶体析出,溶质的质量减少,溶液的质量减少,故选项错误. C、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将 60℃ 时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降温至 20℃ ,硝酸钾的溶解度减小,故选项错误. D、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将 60℃ 时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降温至 20℃ ,有硝酸钾晶体析出,溶质的质量减少,溶剂的质量不变,溶 质的质量分数减小,故选项错误. 故选: 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降温后溶液组成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下列欲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原来 2倍的方法,最可行的是( ) A.将 20g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发掉 10g水 B.将 20g硝酸钾不饱和溶液蒸发掉 10g水 C.在 10g10%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 5g40%的硝酸钾溶液 D.将 10g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 10g硝酸钾固体 【考点】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专题】 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 的计算. 【分析】 A、将 20g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发掉 10g水,蒸发水溶质硝酸钾析出,溶液仍为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100% ; B、将 20g硝酸钾不饱和溶液蒸发掉 10g水,在不析出晶体时,蒸发水后溶液质量减小而溶质质量不变,由溶质质量分数公式判断蒸发后溶液的质量分数; C、在 10g10%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 5g40%的硝酸钾溶液,混合后溶液的质量为两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为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和,由溶质质量分数公式计算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 D、将 10g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 10g硝酸钾固 体,能否全部溶解无法判断且原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明确,无法确切得知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答】 解: A、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将 20g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发掉 10g水,蒸发水溶质硝酸钾析出,溶液仍为饱和溶液;温度不变,硝酸钾的溶解度不变,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 A不可行; B、将 20g硝酸钾不饱和溶液蒸发掉 10g水,在不析出晶体时,蒸发水后因溶液的质量减少一半而溶质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为原溶液的 2倍;但若蒸发过程中有硝酸钾析出,则所得溶液质量分数将不能变为原溶液的 2倍;故 B不可行; C、在 10g10%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 5g40%的硝酸钾溶液,混合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00%=20% ,为原溶液 10%的 2倍;故 C正确; D、因所加硝酸钾是否全部溶解不能确定而且原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未明确,因此无法准确判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 D不可行; 故选 C. 【点评】 对不饱和溶液蒸发掉原溶液质量的一半水时,若不析出固体,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 10. 20℃ 时, A的溶解度为 15g, 11gB在 100g水里成为饱和溶液, 120g的饱和溶液中含 21gC.则20℃ 时, A、 B、 C三种物质 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 ) A. A> B> C B. C> A> B C. C> B> A D. B> A> C 【考点】 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在 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根据溶解度定义可分别求出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然后进行比较即可. 【解答】 解: 20℃ 时: A的溶解度为 15g; 11gB溶解在 100g水里成为饱和溶液, 100g水中最多溶解 B物质 11g,所以 B物质的溶解度为 11g; 120gC的饱和溶液中含 21gC,即 99g水中最多溶解 C物质 21g, 100g水中最多溶解 21, 2gC,所以 C物质的溶解度为 ,所以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顺序为 C> A> B 故选 B 【点评】 会根据溶解度的概念进行简单计算. 11.关于 20%硫酸铜溶液的组成说法正确的是( ) A.溶剂与溶质比为 5: 1 B.溶剂与溶液比为 1: 5 C.溶液与溶质比为 4: 1 D.溶质与溶剂比为 1: 4 【考点】 溶质的质量分数.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20%硫酸铜溶液的含义是每 100份质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含有 20份质量的硫酸铜,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 20%硫酸铜溶液的 含义是每 100份质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含有 20份质量的硫酸铜,则 20%硫酸铜溶液中硫酸铜、水和硫酸铜溶液的质量比为 20%:( 1﹣ 20%): 100%=2: 8: 10=1:4: 5. A、溶剂与溶质比为( 1﹣ 20%): 20%=4: 1,故选项说法错误. B、溶剂与溶液比为( 1﹣ 20%): 100%=4: 5,故选项说法错误. C、溶液与溶质比为 100%: 20%=5: 1,故选项说法错误. D、溶质与溶剂比为 20%:( 1﹣ 20%) =1: 4,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 2020•河北 ) 20℃ 时,取甲、乙、丙、丁四种纯净物各 20g,分别加入到四个各盛有 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其溶解情况如下表: 物质 甲 乙 丙 丁 未溶解固体的质量 /g 2 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得四杯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B.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C. 20℃ 时四种物质溶解度的关系为:丙>乙>甲>丁 D.四杯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为:丙溶液>乙溶液>甲溶液>丁溶液 【考点】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质的质量分数.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A、根据丙物质未溶 解固体的质量为 0可知丙溶液可能为饱和溶液,也可能为不饱和溶液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