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白粉病防治内容摘要:
蔓和种荚。 叶片受害,初期在叶面上产生白粉状淡黄色小斑,后扩大为不规则形的粒斑,并相互连合成片,病部表面被白粉覆盖,叶背则呈褐色或紫色斑块。 叶片严重发病后,迅速枯黄。 茎蔓和种荚受害,也产生粉斑,严重时布满茎荚,致使枯黄坏死。 豆白粉病在广西无明显越冬期,而是以分生孢子进行多次重复侵染,使病害在其寄主作物间辗转传播为害。 豌豆白粉寄主范围很广,可侵害豆科、茄科、葫芦科等 13 科 60 多种植物。 日暖夜凉、昼夜温差大的多露潮湿的环境,有利发生流行。 豌豆品种间抗病性有较大差异。 一般细荚豌豆较大荚豌豆抗病力强。 )农业防治:因地制宜选种抗病品种,华南地区应大力推广“杂交大荚豌豆”(阳双花大荚豌豆);实行轮作,抓好以加强肥水管理为中心的栽培防病措施,合理密植,清沟排渍,增施磷钾肥,不偏施氮肥。 (2)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或豌豆第一次开花时用 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2000 倍液,或 50%混杀硫悬浮剂 500 倍液,或 50%苯菌灵 1500 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喷雾,每隔 1015 天喷 1 次,连续喷 34 次。 专利查询。豌豆白粉病防治
相关推荐
嘴豆根腐病的防治 豌豆、鹰嘴豆根腐病主要发生在森林线以下的浅丘陵地带,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但以苗期受害最重,死亡率也最高。 一、发病症状苗期根部发病时,地下根茎呈褐色病斑,随后病斑不断扩大,往下延伸,并环绕根茎,颜色也随之变黑,地上部叶片从下向上逐渐变黄,枯焦,最后死亡。 进入成株期后,遇连阴雨天,土壤湿度增大时,病部迅速扩散蔓延,其根部全部变黑,致使植株生长缓慢,甚至死亡。 据调查
化学性质. 【专题】 元素化合物知识型. 【分析】 A、根据稀硫酸和氯化钡会生成硫酸钡沉淀进行分析; B、根据实验现象中我们看到的是一开始并没有产生蓝色沉淀,到稀硫酸完全反应完了,才出现蓝色絮状沉淀的现象进行分析; C、根据氯化钙会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进行分析; D、根据碳酸氢钠会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分析. 【解答】 解: A、稀硫酸和氯化钡会生成硫酸钡沉淀,沉淀从零开始,故
饱和溶液 D.要从含有少量甲的乙溶液中得到较多的乙晶体,通常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由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中含有少量乙,可通过结晶法除去乙;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大小的比较等信息. 【解答】 解: A、 t1℃ 时,甲、乙
酸 B.用燃着的木条鉴别 CO2和 N2 C.用石蕊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D.用水鉴别 NaOH和 CaCO3固体 【考点】 物质的鉴别、推断;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专题】 压轴实验题;物质的鉴别题. 【分析】 进行物质鉴别时,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加以鉴别,要求能够有明显的不同现象. 【解答】 解: A、酚酞在中性和酸性溶液中均为无色,无法鉴别氯化钠溶液和盐酸,故 A错误;
(1)1 号楼在中心花园的 ( )方向; 3 号楼在中心花园的 ( )方向; 4 号楼在中心花园的 ( )方向。 (2)4 号楼在 2 号楼的 ( )方向; 1 号楼在 2 号楼的 ( )方 向。 (3)中心花园在 ( )的北面, ( )的西北面, 2 号楼的 ( )方向。 (4)( )在 ( )北面。 . (5)5 号楼的西面有 ( )号楼和 ( )号楼。 三、算一算,分分类。
,小林看到的是哪一幅图 ? 三、我会细心算一算(共 28 分) ;( 9 分) 9 7= 9 6= 45+ 15- 20= 90- 45= 7+ 48= 30- 4 5= 6 7= 4 6= 4 8+ 19= ,( 9分) 82+ 56= 38+ 25= 26+ 48- 49= ,并写出乘法算式。 ( 6 分) 三( )二十四 ( )九 七十二 五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