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的栽培技术要点简介内容摘要:

1、波市春季栽培的(耐热品种)在 2 月中下旬播种,秋季栽培的在 8 月中下旬播种,越冬栽培的在 10 月下旬至 11 月上旬播种,早春保护地栽培的在 12 月中旬至 2 月上旬播种。 豌豆发育早而迅速,播种后 6 天幼苗尚未出土前,主根便伸长到 68 厘米,播后 10 天在幼苗刚出土时已生有 10 多条较粗的根系,20 天刚展开 2 个复叶时,主根长达 16 厘米左右,故在整地和施肥时特别强调精细和早施肥,这样才能保证苗全和苗壮。 一般播前应精细整地和施肥,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 2000 千克+复合肥 30 千克作基肥,最好在整地前将化肥与有机肥料混合施入。 播种用的种子最好是新种子,应选粒大、整齐、健 2、壮和无病害的种子。 播前晒种 23 天有明显提高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的效果。 豌豆以直播为主,如早春保护地栽培的也可在营养钵中育苗,每钵播 4 粒种子,待 45 片真叶时定植。 直播的播种方式有条播、点播和撒播,播种量因地区、种植方式和品种不同而异,一般每亩播种 35 千克。 豌豆播种密度因品种而异,蔓生种行距 60 厘米,株距 2630 厘米,每穴 34 粒。 采收嫩荚者和矮生种,条播行距一般 3040 厘米,点播行距 2530 厘米,株距 10 厘米左右,每穴播 23 粒。 对于大粒的软荚豌豆类型,最佳播种密度是 60 粒/平方米左右。 对于小白粒和小褐粒硬荚类型则为 90 粒/平方米。 因土壤湿度土质不同 3、,豌豆播种深度宜在 37 厘米之间,最多不宜超过 8 厘米。 播种前浇足底水,播种后覆土 34 厘米厚,稍踩踏一遍,使种子与土壤结合,有利于种子吸水萌动。 豌豆苗期生长缓慢,应注意锄地除草,一般两次锄地除草即可,第一次苗高57 厘米时;第二次在苗高 2030 厘米时;松土除草在开花期前完成。 豌豆茎蔓易于倒伏,凡栽培蔓生品种,应搭架,当蔓长 2030 厘米时须及时搭架,并随时理蔓,不使茎蔓倒挂和相互缠绕,使茎蔓分布均匀,有利通风透光,易于结荚。 豌豆到抽蔓开花时,即可开始灌水,特别是采收嫩荚或鲜豆粒的,更不能缺水,一般灌 23 次水后,即可采收鲜荚。 生育期间一般追肥 23 次,在苗期、植株旺盛生长和开花结荚期各追肥 1 次,每亩每次用复合肥 1520 千克。 开花结荚期如遇干旱天气应浇水 12 次,以保持土壤湿润,促使开花结荚和荚果发育;多雨时要注意排水,防止涝害。 供作鲜菜用的嫩豆荚或豆粒一般在开花后 1420 天开始采收,荚仍为深绿或开始变为浅绿色,豆粒长饱满时为采收适期。 若采收过早,品质虽佳,但产量低;若采收过迟,豆粒中的糖分下降,淀粉增高,风味差。 一般软荚种宜稍早采,应在开花后 1214 天采收;硬荚种以食籽粒为主,宜在开花后 1520 天采收。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