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播小麦应变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术要点:一是选用良种,以种补晚。 应选用半冬性和半冬性偏春性品种。 二是提高整地播种质量,以好补晚。 早腾茬,抢时早播。 精细整地,足墒下种;在足墒的前提下,适当浅播,播种深度为 34 厘米;浸种催芽,播种前用 2030的温水浸种 5 小时后,捞出晾干播种,也可提早出苗 23 天。 三是适当增加播量,以密补晚。 依靠主茎成穗是晚茬麦增产的关键。 增加播量应以既保证达到本品种适当的每亩穗数,又要避免播量过大造成群体偏大,茎秆细弱,导致倒伏减产。 四是增施肥料,以肥补晚。 晚播小麦应适当增加施肥量,氮、磷、钾平衡施肥,特别重视施用磷肥,可以促进小麦根系发育,促进分蘖增长,提高分蘖成穗率。 适当加大播种量,依靠主茎成穗是晚茬麦增产的关键。 五是科学管理,促壮苗多成穗。 早春返青期锄麦,提高地温,促进小麦早发快长。 狠抓起身期的肥水管理。 该项技术主要适用于各冬麦区晚播麦田。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