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播小麦平衡施肥技术内容摘要:

1、年来随着间套复种的发展,晚播小麦的面积逐年扩大。 由于播期较晚,晚播小麦播后出苗时间延长,冬前营养生长时间缩短。 来年春生叶片增多,春季分蘖是分蘖成穗的主要基础。 到了后期麦穗分化出现时间晚,分化时间也相对较短。 根据晚播小麦的生育期特点,施肥上应打破原来适播小麦“以氮为主配合磷肥”的施肥方法,强调底肥中重施磷肥,辅之以氮肥的原则,因为磷肥具有促进早熟,加快生育进程的特殊作用,并能促进根系的发育,有利于小麦生根深扎,增强根系活力,扩大小麦对肥水利用范围,增强了小麦的抗逆能力。 根系发育良好,吸氮能力增强,氮的利用率提高,促使麦苗早发稳长多分蘖,并且提高分蘖成穗率,这对增加穗数具有重要作用。 重施磷肥可使小 2、麦开花提早 1,灌浆期延长 2,为晚播早熟和提高千粒重提供了可能性。 此外,缺钾地区注意底肥中增施钾肥。 在肥水充足的前提下,春季小麦拔节时期结合浇水进行追肥。 不宜过早地在返青时期进行肥水供应,造成许多无效分蘖和贪青晚熟。 拔节期到抽穗期,对氮,磷,钾的吸收达到最高峰,这一时期施肥,有助于分蘖赶主茎,提高分蘖成穗率,并能促进小花分化,减少退化,增加穗粒数。 对于过晚播种年前无分蘖或春季群体仍不足的,可适当提前和加大肥水供给,以利于增加有效分蘖,增加亩穗数。 追肥时注意要均衡,氮、磷、钾、微肥配合施用,后期可进行叶面喷肥,以满足小麦正常生长需要。 同时对提高小麦春生叶片特别是上部叶片的功能,增加千粒重,提高产量,也具有重要作用。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