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稻旱育抛秧高产栽培技术(下)内容摘要:
1、) 苗期的管理。 抛栽后如遇阴天应露田促扎根立苗,遇高温应灌水促立苗,大雨天只保持浅水层,防深水漂苗浮蔸。 抛后 5 天7 天,结合化学除草每 667 平方米施尿素 6 公斤8 公斤、氯化钾 斤或 45%的复合肥 15 公斤作提苗肥。 分蘖期的管理。 抛秧有效分蘖期较传统栽培方法早 5天7 天,因此,晒田要相应提早。 一般在每 667 平方米苗数杂交稻中熟组合为 20 万苗左右、杂交稻早熟组合为 25 万苗左右、常规稻为 28 万苗30 万苗时,就要及时落水晒田(晒至田中硬皮),以促根下扎防倒伏。 孕穗抽穗期的管理。 进入幼穗分化后应停止晒田,立即复水,并每 667 平方米施入 45%复合肥 8 公斤10 2、公斤作壮苞肥。 抛栽水稻一般穗数多,但抽穗不整齐,因此在始穗期每 667 平方米喷谷粒饱 50 克80 克,促齐穗,防早衰,增粒重。 成熟期的管理。 实行间歇灌溉,干湿交替,尽量使白根露出田面,切忌后期断水过早。 间荫蔽,易导致二化螟、稻飞虱和纹枯病的发生,且发生期比手插秧提早 3 天5 天。 因此,防治上应根据农技部门的病虫情报,选用对口农药及时防治,防止茎秆受害造成倒伏。 每 667 平方米稻田:防治纹枯病用井冈霉素 25 克40 克,防治二化螟用三唑磷 100 克加杀虫双 500克或锐劲特 30 毫升50 毫升或锐螟治 120 毫升,防治稻飞虱用锐劲特 30 毫升或吡虫啉 30 克50 克,对水 60 公斤喷雾。 加强肥水管理。 注意抛秧后二三天复水立苗,轻施立苗肥,每 667 平方米大田施碳酸氢铵、磷肥各 15 公斤;抛秧后 7 天10天,每 667 平方米用尿素 6 公斤、钾肥 5 公斤、磷肥 10 公斤,或用复合肥 15公斤,与除草剂一起混施。 抛秧后 15 天18 天,每 667 平方米增施尿素 10 公斤、钾肥 8 公斤作分蘖肥,促根下扎,增加分蘖。 后期视苗情酌施穗肥。 水分管理:当大田达到预期穗数的 80%时即晒田控蘖,抽穗期保持田面湿润,养根保叶。 要特别注意防治纹枯病和稻飞虱。 (完)专利查询。晚稻旱育抛秧高产栽培技术(下)
相关推荐
线 下面 ( )是轴对称图形。 ① 9 ② 匹 ③ 喜 下面运动现象是旋转的是 ( )。 ①自行车在球场上行驶 ②螺丝刀拧紧螺丝 ③把电视机搬到桌子上 三、当回“小法官”仔细判一判。 (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5 分 长方形的面积都比正方形的面积大。 ( ) 三年 (1)班有学生 39 人,减少 4 人就可以排成方队。 ( ) 太阳一定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 ( ) 是对称图形。 (
( 3)( )没有辛勤的劳动,( )享受不到收获的快乐。 (填关联词) ( 4)写一个拟人句: 七、我是个出色的医生,我能用修改符号给下列句子治治病。 ( 4 分) ( 1)、同学们非常关怀李老师的身体健康。 ( 2)、老师表扬了班里的好人好事和班长做的好事。 八、我能把下面句子补充完整。 ( 5 分) 1、( ),必有我师焉。 2、蒙汉情深何忍别,( )。 3、发财不是人生的目的,( )
不变 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 2: 3: 5,这个三角形是 ( )。 A、钝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要统计一个病人一天之内的体温变化情况,应选择 ( )。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生产同 样多的零件,小王用了 8时,小张用了 6 时,小王和小张的工作效率的最简整数比是( ) A、 1/8: 1/6 B、 8: 6 C、 6: 8 D、 3: 4 E
分) ( 1)《可爱的中国》一文中提到的“朋友”指祖国母亲。 ( ) ( 2)《大自然的秘密》告诉我们: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 ( ) ( 3)世人为纪念南丁格尔,把她的生日 —— 每年 5 月 12 日定为国际护士节。 ( ) ( 4)《我站在铁索桥上》中的“铁索桥”指大渡河上的卢沟桥。 ( ) 八、 根据提示,请你用平时积累的名言警句或诗词佳句来表达意思。 ( 2 分)
③ 3 6. 下图中共有几个角。 ( )① 4 ② 5 ③ 6 四 .计算( 26 分) (6 分 ) 220 20= 37 万 +35 万 = 25 40= 13 万 +560000= 17 3+9= 190 30= 184 万 56万 = 800 0= 50 50= 9 5+52= 7 180= 30 10 2= ( 8 分) 126 35 209 72 47 210 260 40。 ( 8
飞虱是危害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一般重施和偏施氮肥的稻田,禾苗生长浓绿,田间荫蔽,有利于稻飞虱的发生;密植和长期灌深水的稻田,稻飞虱的发生与危害更重。 晚稻灌浆成熟期,由于气温高、湿度大,极有利于稻飞虱的发生,如疏于防治,认为反正晚稻快收割了,不要用药防治,则易造成“穿孔”死苗,产量大减。 用药剂防治稻飞虱,有些农户见虫就打,实际效果并不好,既增加了用药成本,又影响了稻米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