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稻后期应加强稻飞虱的防治内容摘要:

飞虱是危害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一般重施和偏施氮肥的稻田,禾苗生长浓绿,田间荫蔽,有利于稻飞虱的发生;密植和长期灌深水的稻田,稻飞虱的发生与危害更重。 晚稻灌浆成熟期,由于气温高、湿度大,极有利于稻飞虱的发生,如疏于防治,认为反正晚稻快收割了,不要用药防治,则易造成“穿孔”死苗,产量大减。 用药剂防治稻飞虱,有些农户见虫就打,实际效果并不好,既增加了用药成本,又影响了稻米品质,而且易使害虫产生抗药性,防治效果也不理想。 应根据当地植保部门发出的病虫情报来进行化学防治。 目前,防治稻飞虱的药剂主要有锐劲特、吡虫啉、噻嗪酮等,高峰期可与异丙威或敌敌畏复配。 有的农户用甲胺磷防治稻飞虱是错误的,不仅防治效果差,而且是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剧毒农药。 防治稻飞虱可用如下方法:每 667 平方米用 20%噻嗪酮 30 克对水 50 公斤60 公斤喷雾,或每 667 平方米用 5%锐劲特 50 毫升对水 50 公斤60 公斤喷雾;或田面无水时每 667 平方米用敌敌畏 50 毫升,拌毒土撒施。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