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稻后期栽培管理要点内容摘要:

稻生长后期是指抽穗到成熟收割这段时间。 此期为结实率和千粒重决定时期,也是实际产量决定时期,其栽培管理目标是:养根保叶、防止早衰、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 现将晚稻后期主要栽培管理措施介绍如下:一、科学用水水稻抽穗扬花时对水分比较敏感,缺水不利于开花授粉,同时易造成杂交水稻包颈。 此时田间应保持有浅水层,使抽穗快而整齐。 扬花后即进入灌浆结实期,此期则应采用间歇灌溉,保持田面干干湿湿,以增强土壤通透性,保持根系活力,延长叶片光合功能期。 一般采用间歇灌跑马水的形式;水源或劳力稍差的可灌薄水,待水层自然落干后露田 23 天,再灌新水,直至黄熟期。 灌浆结实期,慎防积水,以免导致根系早败、植株早衰;同时亦要防止断水过早,以免降低结实率和千粒重。 收割前 45 天排干水,促进籽粒成熟及便于收获。 二、巧施粒肥晚稻抽穗后施用粒肥,对延长叶片寿命、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有较好作用。 抽穗后叶片落黄有早衰趋势的稻田,齐穗后可重施粒肥,一般亩施尿素 5 公斤或复合肥 斤左右;叶色适中的田块,粒肥少施或不施;叶色偏深的田块,切忌施用粒肥。 施用粒肥最好搭配少量磷钾肥,还可结合根外喷施九二等生长调节剂,效果更好。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