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稻抗旱保苗措施内容摘要:

1、水灌溉,促根下扎。 水稻在多水多肥的情况下,地上部分生长速度快,在少水少肥时根系生长加速,向土壤深处下扎。 水稻插秧后返青分蘖时期遇干旱,禾苗整体生长受影响,但根的生长快于地上部分的生长。 因而,我们可因势利导,促进根系深入土层,既可吸收深处的水分,又可为旱象解除后的禾苗迅速生长打好根系基础。 在农谚中有“禾干扁草,后发也好”的说法。 扁草期也不是越干越好,这段时间节约用水,避免干旱危害的具体灌溉方法有两种:一是湿润灌溉。 灌溉时前水不见后水,维持土壤湿润,既保持了水稻的生长,又节省用水。 在管理得当的情况下,水稻可不减产(有的试验表明还可增产),用水可节约 60%以上。 另一种是间歇灌溉。 在水利条件更差的地 2、方,在水稻穗分化(水稻最不耐旱的是孕穗打苞期)前采用这种办法,每次灌水时间视水量的多少,可间歇 7,待到下雨后再复水,仍可获得较高的产量。 二、少施氮肥,增施钾肥。 土壤中氮素含量高时,水稻根系生长慢,入土浅。 少施氮肥可促进根系深扎,利用土壤深层水分,缓解旱情。 另据有关研究表明,施用氯化钾有缓解水稻旱情的作用,可在抽穗扬花期每亩喷施 1 公斤左右氯化钾。 三、铲除杂草,地表中耕。 稻田中水分的消耗除稻株蒸腾、田间渗漏外,还有杂草的蒸腾作用与土面的蒸发。 为了将水分消耗减少到最小,对受旱稻田应全面铲(拔)除杂草,已干硬或过白的稻田应中耕锄松,切断土壤上层的毛细管,减少底层水分上升到表层蒸发掉。 四、土面覆盖减少蒸发。 为防止土面暴晒引起的水分过度蒸发,在泥性较重的稻田中,可试行覆盖一层粗沙。 这样,可起到阻断土壤中毛细管的作用,同时可改善土壤其它物理性状。 另外,还可在泥面覆盖山青、牛栏草,减少太阳暴晒。 五、受旱稻田复水后的管理。 秋雨来临时,应加强田间管理,每亩施尿素 7进禾苗迅速生长,产生中期分蘖。 此外要加强防治各种病虫。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