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人教版语文七下第3单元复习题及答案内容摘要:
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4 分)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一语演变成 这个成语,这一成语告诉我们不能拿老眼光看人,要 看待人和事。 ( 2 分) 2孙权、吕蒙、鲁肃这三个人物,你喜欢哪一个。 你的理由是什么。 ( 2 分) 喜欢的人 物。 喜欢的理由。 2说说吕蒙的变化对你的启示。 ( 3 分)。 (三) ①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 —— 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 ②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人物,锋芒毕露。 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在德国哥廷根镇做波恩的研究生。 波恩在他晚年所写的传记中说研究生奥本海默常常在别人做学术报告时(包括波恩做 学术报告时)打断报告……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打断别人的报告,使演讲者难堪的事仍然时有发生。 不过比起以前要少一些。 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 ③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 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 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 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 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④我想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是他所以能成功地领导各阶层许许多多工作者,为中华民族作了历史性贡献的 原因,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 …… ⑤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⑥我以为邓稼先如果是美国人,不可能成功地领导美国原子弹工程;奥本海默如果是中国人,也不可能成功地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 当初选聘他们的人,钱三强和葛罗夫斯,可谓真正有知人之明,而且对中国社会、美国社会各有深入的认识。 2邓稼先和奥本海默相同的地方是(用文中的原话回答):。20xx年人教版语文七下第3单元复习题及答案
相关推荐
2、轻压实,不能有空隙,并淋足定根水;不带土的苗,种植时把根系理顺,培土时边压土边把苗轻轻向上提,主要不能伤根,淋足定根水。 5、新梢抽出后的管理。 不带土的种苗,当新芽萌动时,在芽眼处把薄膜挑个孔让芽抽出。 抽出多条枝梢时,应确定 3枝为大枝,其余的侧枝待 4复叶时摘顶,作辅助枝,待树冠形成时除去,过密时应除去部分枝条。 6、新植果园施肥。 新梢抽出时,不应急于施肥,要等第二次新梢抽出时再施肥
间,然后我坐到书桌前,请他们欣赏那束定时出现的阳光。 可是,十几分钟过去了,却没有一点动静。 我忍不住了,就跑出去找那个可爱的孩子。 只见他手里拿着小圆镜,所不同的是,小圆镜被一块小手帕包得严严实实的。 “瓦片,你今天干吗不跟我 „说话 ‟呢。 ” “哦,我今天不了, ”孩子露出灿烂的微笑, “今天有他们跟你说话,我就用不着照太阳啦。 ” 后来,电视台播 放了对我的专题访谈,题目就叫做 “太阳语
( 4) ,选其中一例作简要赏析。 ( 4 分)。 ( 3 分) (三)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我看见了大海( 18 分) 我是一个身材畸形的女孩子。 母亲嫌我丢她的脸,怕我出门遭人讥笑,于是,在我 8 岁前的童年里,我从没迈出门一步。 我拥有的只是院子里的一方天空,一群瞬间即逝的飞鸟。 我 8 岁那年,父亲死去了。 母亲不久后就改嫁了,嫁给小镇上一个退休 的海员。 当时,母亲才 40
1、稻生长中后期,特别是孕穗以后,随着气温的逐渐下降,根系吸收功能日渐衰退,而穗部尚处在营养充实阶段,需要充足的养分供应。 若通过土壤施肥有一个过程,如果通过根外喷施叶面肥补充营养,让水稻茎叶直接吸收利用,则用肥少、见效快。 叶面肥的种类及在晚稻上的施肥的方法是:1、氮肥晚稻生长后期缺氮,叶片发黄早衰,结实率降低。 在孕穗期和灌浆始期各喷一次 1的尿素与 4000 倍的 802 混合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小说主人公英子在经历了许多人生世事之后,在她父亲去世时,她体会到自己长大了。 对于“长大”你是害怕还是欢喜。 或者两种感觉兼而有之。 请说 说你自己的想法。 ( 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