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麦的早春管理技术内容摘要:

1、于去年十一前后小麦播种期遇到强降雨,造成麦农寒露节气过后才播种,形成晚麦;再加上当时的降雨也推迟了正常时间播种的小麦生长,也形成晚麦。 使得本市去年播种的 110 万亩小麦中有一半儿以上是晚麦,晚麦的生育特点同普通小麦不同,生育特点不同于适期播种的小麦,主要表现为:越冬苗龄小;分蘖少;次生根少;地中茎短。 晚麦的根群建造期主要在返青期。 生产上造成晚麦减产的主要原因:一是亩穗数不足;二是磷肥不足,出现小老苗;三是早春管理上采取晚播早管的作法,早浇水、多浇水、多施肥。 由于返青期水分过多,往往造成地寒、土板、返碱,不利根系发育,推迟了小麦生育,导致抽穗晚,后期遇高温逼熟粒重低。 因此,晚麦的早春管理主要是 2、围绕提高地温,保墒通气,促苗早发采取措施。 水后或雨后进行除划,保蓄土壤水分。 这是早春小麦节水抗旱的主要管理措施。 别是磷肥。 由于早春气温低,土壤供磷能力弱,同时,小麦根群小,吸磷能力又弱,所以晚麦早春对磷的反应较为敏感,如果磷肥不足,易形成小老苗,造成晚麦减产。 一般晚麦亩产 400 公斤以上,全生育期氮磷钾肥的用量以每亩施尿素 35 公斤,磷酸二铵 25 公斤,硫酸钾 15 公斤较为适宜。 并以总氮量的 60%和全部的磷肥、钾肥做底肥施用。 对于底肥不足的麦田可在早春地化通前,利用开沟施肥方法进行顶凌追肥,将不足部分补上。 于底墒足且冬前适时冬灌的麦田,晚麦适宜浇水时间可掌握,以新蘖(潜伏蘖)露地,新根长出 米左右、穗分化进入二棱期为标准,大体时间在 4 月上旬中期,结合浇水再追施总氮肥量的 40%。 如果土壤墒情不足,可根据麦苗长势情况,适当早管。 于晚麦的播量相对较大,早春根群小,如果管理不好,极易方生倒伏,所以起身至拔节期要注意防止倒伏和除草。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