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麦39(小麦)内容摘要:

1、9(小麦) 皖麦 39(原代号涡 88安徽省涡阳县农业科学研究所于 1988 年用西矮 8 号为母本,皖麦 16 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优质小麦新品种。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半冬性偏春,中熟,全生育期 227229 天。 幼苗半匍匐,叶色浓绿,生长健壮,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 穗为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半角质,籽粒饱满,易于脱粒。 株高 80右,茎秆粗壮,抗倒伏性强,根系活力好,后期生长青秀不早衰,综合农艺性状优良,耐旱、抗青干、落黄好。 中抗赤霉、白粉病,轻感叶锈、叶枯、纹枯病,抗寒性一般。 产量构成三因素较协调,一般亩穗数 35 万37 万,穗粒数 3335 粒,千粒重 4044g,年度间稳 2、产性好。 该品种1999 年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粗蛋白 干面筋 沉降值 重 796g,品质较好,达到精制级面条、饺子粉标准。 皖麦 39 经我所 19931997 年试验,均表现增产,平均亩产量为 对照豫麦 21、博爱 7422 增产 其中 3 年试验产量居首位,增产达极显著水平。 1996 年省区试 12 点 9 品种汇总,平均亩产 对照增产5%。 1997 年省区试 8 点 10 品种汇总平均亩产 对照豫麦 21 增产 名列前位。 大面积种植一般亩产 400500栽培条件和管理措施得当,产量可达 550上。 培育者安徽省涡阳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地区及技术该品种适应范围较广,最适宜淮北和沿 3、淮地区亩产 450500上地力水平中晚茬种植。 该品种喜肥水,在中高肥地力基础上种植亩施 3000质农家肥的前提下,亩施磷酸二铵 20素 肥 10、锌肥各1地要求深耕细粗,达到土碎地平,上虚下实,播种时要求药剂拌种、足墒下种,机播,深浅一致,确保一播全苗。 要适期播种,过早播种易形成冬前拔节,遭受冻害。 适宜播期:淮北北部 10 月 1O25 日,中部及沿淮地区 10 月 1525 日。 在适播期内每亩适宜播量为 14 万18 万基本苗,如播期过晚应适当增加播量。 田间管理:冬前看苗管理,确保壮苗越冬。 该品种春季起身早,应尽早管理,促弱控旺,提高分蘖成穗。 3 月上、中旬看苗追施拔节肥,根据情况浇好越冬水、拔节孕穗水和灌浆水。 应注意防治蚜虫,可用 40%氧化乐果 5,也可用 25%蚜清灵 4,加水 5雾,如有其它病虫应及时防治。 抽穗后搞好一喷三防,确保粒重,提高产量,并做到及时收脱。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