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劣玉米蛋白粉的识别内容摘要:
2、带有烤玉米的味道,并具有玉米发酵特殊气味,有蛋白质 60%及 50%以上两种规格,一般常规检测外观、水分、粗蛋白等三个指标,而氨基酸和叶黄素检测的几率很低。 制假分子就是利用常规检测上不足(漏洞)来制造假玉米蛋白粉,一般假货的组成为:蛋白精、玉米粉、小米粉、色素及少量的真玉米蛋白粉。 它们的作用为:用染成黄色的蛋白精(脲醛聚合物)来冒充粗蛋白质,用小米粉和玉米粉当填充物,再加少量的真玉米蛋白粉,根据饲料厂的质量要求,调整比例,就可以生产出不同规格的劣质玉米蛋白粉,以较低价格卖给饲料厂,以次充好,以假乱真,造成饲料质量大幅度下降。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这种伪劣的玉米蛋白粉中用来提高粗蛋白质含量的物质美名 3、曰:“蛋白精、蛋白粉”,是一种浅黄色的粉末,它根本不含蛋白质,是尿素与甲醛的聚合物,含氮量在 30%左右(相当于粗蛋白质 187%左右),加入少量就能大幅度提高粗蛋白质的含量,它不但没有任何营养价值,而且有毒,因为它在酸性条件下(如胃酸)能分解产生甲醛,造成畜禽慢性中毒,引起一系列不明原因的症状,因此饲料厂应认真重视这个问题,把含蛋白精的伪劣玉米蛋白粉拒在厂门之外,确保饲料安全。 2、伪劣玉米蛋白粉的识别方法假玉米蛋白粉中掺入大量的小米粉、玉米粉及蛋白精,因而氨基酸的组成、总量以及叶黄素含量变化很大,有条件的实验室检测一下样品中氨基酸、氨、叶黄素的含量很容易鉴别真伪,普通的实验室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4、来鉴别真伪。 (1)看外观,检查样品在水中的溶解情况纯的玉米蛋白粉在水中不溶解,迅速沉淀,其水溶液是无色澄清透明的(叶黄素不溶于水),伪劣的玉米蛋白粉在水中悬浮,沉淀很慢,其水溶液呈混浊状,甚至呈黄色(掺水溶性色素)(2)检查玉米蛋白粉在稀酸稀碱中的变化情况将约 5g 的样品放在烧杯内,加 50,搅拌片刻,再慢慢加入 10盐酸(1+3),如样品表面变成红色,再慢慢加入氢氧化钠(30%)10色变为黄色,则此样品属伪劣产品。 这是因为某种蛋白精在合成时与掺入的染料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此物在酸或碱的作用下,分子内部发生了重排现象,产生的异构体在酸碱中呈不同的颜色。 而真正的纯玉米蛋白粉在室温条件下与酸碱。伪劣玉米蛋白粉的识别
相关推荐
防治水稻稻瘟病好 药后 1 小时内药液即迅速被稻叶及根吸收,阴雨季节使用药效完全不受影响。 具有高含量活性成分,每667 平方米仅需 1 包即可达到优良防效。 安全性极佳,在水稻全生育期均可放心使用,及早施用瘟绝还具壮苗助长作用。 治苗瘟应于秧苗 34 叶期或移栽前 5 天用药;防治叶瘟应在发病初期和急性病斑一出现即用药;防治穗茎瘟应于孕穗期(抽穗前 3 天)起,每隔 1014 天施用 1 次
间有 0,积的中间一定也有 0。 ( ) 35 是 5 的 6 倍。 ( ) 两个数相 乘的积一定大于这两个数的和。 ( ) 2973 的积小于 900。 ( ) 一个数的 3 倍是 12,这个数是 36。 ( ) 5 个 678 相加的和与 678 的 5 倍的大小相同。 ( )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分数 得分 评卷人 一、填空 ( 每空 1 分,共 16 分 ) 得分 评卷人 二、 判 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在括号内打“”(每小题 2 分,总共 10 分) 得分 评卷人 三、选择题 ( 每小题 2 分,总共 14 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密封线不得答 A. 125+8 B. 125- 8 C. 125 8 162 4﹙ ﹚ 356 5 A. <
licewoman. B. She’s a teacher. C. She goes to work by car. ( ) he go to school? He to school by bus. A. do goes B. does go C. does goes ( ) 7. Don’t .You should take a deep breath. A. happy B. afraid
1、菇棚处理。 清除日光温室内前茬秸秆,深翻暴晒室内土壤后,疏松土层,整平地面,一次性灌足底水,同时喷洒 5甲醛及 50辛硫磷乳油 800倍液。 2波浪式覆土栽培。 草菇栽培不覆土也能正常出菇,但在料面上盖土,有利于保湿,供应草菇生长所需的水分,覆土栽培是提高草菇产量的有效方法。 用于覆盖的土壤要求肥沃、疏松、保水性能良好。 自配营养土的配方为:优质菜园土或地表 15碎后,每 110素 05肥
1、足百平米收入万元海城市南台镇王二官村村民董成库从 1987 年开始,在房前建一 96 平方米日晃温室,用棉籽皮做培养料做架式菌砖栽培平菇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他的温室共可料 2900 公斤,生产鲜苹菇 4375 公斤,生物学效率达到了。 50,于新年后上市,平均价格为 ,共收入 13125 元,去掉成本。 400 元,纯收入为 11725 元,折亩纯收入 81342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