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白芍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2、上胚轴休眠类型,播后当年生根,再经过一段低温后打破休眠,第二年春天破土出苗,种子寿命约 1 年,发芽率 45% 左右。 三、栽培技术 地 芍药忌连作,一般多选择排水良好,通风向阳,土层深厚、肥沃的土壤。 栽前应精耕细作,深耕 3040翻 1次2 次。 结合耕翻,每亩施厩肥或堆肥 25004000基肥,高畦或平地栽培,畦间排水沟 2030长可视地形而定。 要为分根繁殖,也可用种子繁殖,但因种子繁殖生长周期长,故目前生产上应用较少。 (1)分根繁殖。 分根繁殖是芍药生产上常用方法,生产周期短。 收获时,将芍药芽头从根部割下,选健壮芽头,切成小块,每块芽 2 个 4 个,芍药芽下留 2右的头,以利生长,随切 3、随栽或暂时沙藏、窖藏后再栽,芍药 8 月10 月种植,按行株距 50栽,穴深 10右,每穴放芽头 1 个2 个,芽苞向上,放平,然后覆土 5右,盖实。 每亩栽 2500 株左右。 (2)种子繁殖。 单瓣芍药结实多。 8 月上中旬种子成熟,随采随播,或用湿砂混拌贮藏至 9 月中、下旬播种。 苗株生长 2 年3 年后进行定植。 苗后每年中耕除草 4 次,结合锄草在根部培土,10 月下旬,地冻前在离地面 710剪去枝叶,根际培土约 15利越冬。 第二年起每年追施肥 3 次,分别在 3 月下旬至 4 月上旬,施稀人粪尿,第二次在 4 月下旬,每亩施人 粪 尿 500三次在 10 月11 月间,以圈肥为主,每亩 4、15002000四年收获前追肥 2 次,追肥时宜于两侧开穴施下。 芍药一般不需灌溉,严重干旱时,宜在傍晚灌 1 次透水,多雨季节,应及时排灌,每年春季现蕾时要及时将花蕾摘除。 1)叶斑病。 常发生在夏季,主要为害叶片,病株叶片早落,生长衰弱。 防治方法: 及时清除病叶; 发病前用 11100 倍波尔多液或 50%退菌特 800 倍液,每 7 天10天喷 1 次,连续多次。 (2)锈病。 为害叶片,5 月上旬发生,7 月8 月严重。 防治方法:选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土地栽培;消灭病株; 发病初期喷 美度石硫合剂或 97% 敌锈钠 400 倍液,每 7 天10 天喷 1 次,连续多次。 (3)根腐病。 夏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