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水稻标准化生产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2、育秧或软盘育抛秧;前茬是小春田的,要推广地膜湿润育秧方式。 高山区为了水稻早播、早栽、早成熟,可在低坝育寄秧或地膜湿润育秧。 适时早播。 一般在当地连续 3 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 12时及时早播,我县平坝地区 3 月 20 日左右播种,低山区 3 月 2025 日播种。 种子播前处理。 每亩稻田需杂交稻种 1克,常规稻种 2克。 在晒种、选种的基础上进行消毒处理,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浸种2 天,或 50%强氯精可湿性粉 10001500 倍液浸种 1 天,再进行催芽至”粉嘴谷”,破胸温掌握在 3538。 选好苗床。 选地势平坦、背风向阳、土层深厚肥沃的熟旱地或浅泥脚肥沃水田作苗床。 每栽 1 3、 亩冬水田,旱育秧需净苗床面积 1012 平方米;中苗秧1416 平方米,即每平方米播芽谷 130150 克;大苗秧 20 平方米以上,即每平方米播芽谷 5080 克。 抓好秧苗期田间管理。 播种至出苗前盖严地膜,膜内温度控制在 35以内;一叶期控制在 25左右,二叶期控制在 20左右。 晴天白天揭膜炼苗,晚上盖膜。 炼苗期间如遇低温寒潮天气应覆盖地膜保温;若连续遇阴雨天气,出苗后每天也要揭膜换气半小时左右。 旱育秧出苗前保持苗床土湿润,出苗后至 期要控水降湿防病。 当苗床出现土干发白或早、晚秧苗叶尖无水珠或秧苗开始卷叶时,应在早、晚揭膜灌足水。 湿润秧田必须在播种后排干厢沟积水,实行旱管,炼苗揭膜后如遇降 5、)12 天,用 20%的三环唑 750 倍液喷苗,预防稻瘟病。 把好旱育秧关键技术环节。 一是根据秧苗叶龄控制播种密度;二是播种前苗床地灌足底水,保证发苗整齐;三是每亩施 1 千克旱育秧壮秧剂;四是施用敌克松药剂防治青枯病和立枯病。 方法:水稻播种后盖土前,(含量 70%)敌克松,对成 600 倍液喷雾,杀灭土壤病菌;秧苗一叶一心时,每平方米苗床用 1 克敌克松,对成 1000 倍液喷雾防治立枯病;五是苗床地应疏松、平整,播种后盖土均匀,厚度 厘米。 防治烂种死苗。 防烂种:首先搞好种子贮藏,避免受潮、变质、发霉;二是在育秧时把好种子质量关;三是在浸种过程中勤换水;四是在催芽过程中把好温度关,将催芽破胸 6、温度控制在 3538。 防死苗:一要控好温度,防止高温或温差过大死苗。 二要搞好药防:旱育秧、软盘育秧应采用 600 倍液敌克松进行土壤消毒;播种后盖土前,每平方米秧地应施用硫磺粉 510 克,控制立枯病生长环境;三要培育壮苗,在当地气温稳定在 15以上时适时移栽秧苗。 适时早栽。 在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 15以上,叶龄指标平均达到 时适时早栽。 大力推广宽窄行和双本插,以避过日平均气温大于30的高温伏旱天气对水稻开花结实的影响。 合理密植。 杂交稻、大穗型品种、肥力中偏上的田块和采用抛秧方式的栽(抛)密度偏稀,一般每亩大田栽 窝左右;常规稻、穗数型品种、肥力中偏下的田块和采用手工栽秧方式的密度偏密,一般每亩 7、大田栽 窝,每窝栽 4谷秧苗。 大力推广测土配方、节本增效施肥技术。 无公害水稻生产适宜施用的优质有机肥:以头年稻草还田为主,栽秧前半个月每亩施腐熟畜禽粪肥 15002000 千克;化学肥料施用量根据当地土壤特性而定,一般纯养分含量为 45%的专用肥、复合肥,每亩用量 2530 千克;纯养分含量为 25%的专用肥或复合肥,每亩用量 4050 千克。 施用单质化学氮肥、磷肥、钾肥的地方,每亩施用尿素 15 千克或碳铵 35 千克,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 2530 千克,氯化钾 810 千克作底肥,尿素 5 千克,作追肥。 钙质紫色土(碱性土壤)每亩施用尿素 15 千克或碳铵 3035 千克,过磷酸钙 253。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