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第41套内容摘要:

为师知道。 ” 精简谁呢。 唐僧犹豫不决。 猪八戒凑过来说: “ 猴哥犯的错误最多,不如把他精简掉算了。 ”孙悟空说:“我几时犯过错误。 ” 猪八戒说: “ 你头上的金箍咒被师傅念过多少次了。 你 不犯 错误。 难道是师傅犯错误,乱念你的咒。 ” 在这节骨眼上,孙悟空哪里敢得罪师傅,不 得不软下来说:“就算我犯错误最多,可我立功也最多呀,将功抵过已经绰绰有余了。 ” 唐僧说: “ 罢了罢了,让为师好好想一个晚上再说。 ” 唐僧整整想了一个晚上,内心对三个徒弟逐一比较, “ 老大有本事,可是也最难管理;老二有点懒,但还是听话;老三最省心,虽然也没有什么特长„„”第二天对孙悟空说:“悟空,为师决定让你提前退休。 ”孙悟空问:“为什么让我退休,不让八戒和沙师弟退休。 ” 唐僧说:“你是我的大徒弟,工龄最长,你不退休谁退休。 ” 孙悟空说: “ 可 我还是壮年,正是 大显身手的时候呀。 ” 唐僧说: “ 为师考虑到了,所以提你三级工资,也算不亏待你了。 ”不 干活还能多拿钱,孙悟空万万想不到有这种美事,就爽快地说:“既然如此,那我就提前退休吧。 ”他乐得回花果山享清福。 孙悟空退休后,唐僧骑上白龙马,领着猪八戒和沙僧,继续往西天取经。 一日,正走在大路上,半地冒出一股黑烟,黑烟立刻变成一个妖怪,拦在路中间,不让他们过去。 这个妖怪瘦不拉叽的,也没多大本事,但比猪八戒和沙僧厉害。 只斗了几个回合,猪八戒和沙僧就败下阵来。 唐僧赶紧叫猪八戒去花果山请孙悟空。 孙悟空赶来时,唐僧已 经被妖怪抓到山洞里去,沙僧在洞口徒劳地敲打石壁,把喉咙 都喊哑了。 孙悟空说:“沙师弟,让开,看俺老孙的。 ”他化作一缕青烟,钻进山洞,不到一顿饭的工夫。 就把唐僧救出来了。 唐僧重获自由后,痛定思痛,决定用双份工资返聘孙悟空继续随队去西天取经,专门 负责除妖开路。 报告打到天庭,玉皇大帝居然批准了。 这样,孙悟空就领到了三份工资,取经队的开支自然也比精简机构前大得多。 猪八戒嘟哝说: “ 师傅,猴哥又回来,那咱这机构不是没精简吗。 ” 唐僧说: “ 怎么没 精 简。 悟空现在是编外人员,不占编制名额。 在职人员由四个减少到三个,刚好精简了 百分之二十五。 ”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 2020年第 8期) 【小题 1】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唐僧对取经团队每个人的优缺点分析准确,但又心地善良,不忍心弟子难过,所以以 “ 提你三级工资 ” 的代价让孙悟空提前退休。 B.唐僧在取经路上遇到 妖怪后,才想起孙悟空的重要性,所以重获自由后,决定用双倍工资返聘孙悟空。 可见孙悟空在取经路途上的重要地位无人能比。 C.精简机构本为节约开支,但最后竟然以加大开支结束。 这个故事强烈地讽刺了现实生活中变相执行上级指示的现象。 正所谓 “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 D.师徒四人本是一个团队,他们各有特色,孙悟空本领高强,沙和尚吃苦耐劳,猪八戒懒惰却很可爱,他们四人缺一不能完成取经任务。 E.孙悟空最先提出的精简猪八戒本是最合理的方案,可唐僧却不愿意徒弟们闹矛盾,所以 精简了孙悟空。 可见“闹矛盾”也是一种斗争方式。 【小题 2】 小说中唐僧的形象有哪些特点。 请简要分析。 ( 6分) 【小题 3】 小说的标题换成 “ 精简人员 ” 好不好。 请说明理由。 ( 6分) 【小题 4】 孙悟空最有本事反而被 “ 下岗 ” ,后成为领三份工资的 “ 编外人员 ”。 这种现象给你什么启示。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 8分) 【答案】 【小题 1】 C项 3分, B项 2分, E项 1分。 【小题 2】( 1)做人处事没有原则,害怕得罪人。 ( 2)目光短浅,只顾眼前,不计后果。 ( 3)阳奉阴违,变相执行上级指示。 (每点 2分) 【小题 3】不好。 ( 1 分)因为“孙悟空退休”更有吸引力(或容易引起阅读兴趣),( 2分)而且含蓄地讽刺现实社会中胡作非为的腐败现象。 ( 2 分)而“精简人员”则太直白,缺乏吸引力。 ( 1分) 【小题 4】( 1)能者难上,庸者 难下,这是用人制度的顽疾;( 2)机构越减越臃肿,是我国机构改革中永远的痛;( 3)“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本质上是一种“不作为”“胡作非为”的腐败。 ( 8分。 每点 2分,表达通畅 2分。 ) 【解析】 【小题 1 】 容。 【小题 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标题的题目,答题时注意从标题和人物、情节、主旨的关系答题,不好。 (观点)因为“孙悟空退休”更有吸引力(或容易引起阅读兴趣),(情节)而且含蓄地讽刺现实社会中胡作非为的腐败现象。 (主题)而“精简人员”则太直白,缺乏吸引 力。 (情节)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 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结合现实探究额题目,注意小说的主旨影射的是什么社会现象,小说影射的正是“能者难上,庸者难下”“机构臃肿”“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社会现实。 考点: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能力层级为探究 F。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 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后面题目。 ( 25分) 我的哥哥黄仁字 黄竞存 黄仁宇在十四五岁左右( 1932 年)开始向当地报纸投稿,当时《湖南日报》副刊,连续登载 他写的《世界名人传记》,每篇都有他自己手描的人物 画像。 黄仁宇的写作热忱,从中学时代开始,从未间断,以后他继续在文章书籍中加入自己的插图,包括白描画、地图、表格和作战形势图等,都一手细心创制。 他的私人用笺,上面就有一幅白描画,描写过去运河漕运情形,原来是他写《明代经济史》中的插图。 1938 年仁宇兄考入天津南开大学,念电机工程。 刚过了一年,全国抗日战争开始,国内比较有名气的大学都辗转迁入内地。 黄仁宇放弃学业,在长沙参加《抗战日报》,作编辑访问工作,那时《抗战日报》的社长是田汉,总编辑是廖沫沙。 后于 1943 年参加中国驻印度远 征军,在孙立人部下作参谋,常到战场 视察,仍旧写文章,大部在重庆《大公报》发表。 在北缅密支那之役,他到前线观察,被日军藏在树丛中的狙击兵射中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