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第5套内容摘要:
道等组成的完整的香道体系。 同时人们把对香的品味 提升到了衡量人品的标准,“闻香识人”,沉香也就成了高尚德行的象征。 沉香被称为 “ 香中之王 ” ,是中国文人香的基本原料。 人们爱沉香不是因为《本草纲目》中所说“片值万钱”,而是从“形而下者是谓器,形而上者是谓道”的角度来重视的。 沉香树并不香,香的是它的树脂,但这树脂只在刀砍斧伤、雷电摧残后,入土、入水历尽艰辛中,才由天地孕育成奇香。 人们自然把它视作天地灵物。 香对人的精神境界和生活质量有提升作用,这早已成为人类的共识。 英国作 家吉卜林说:“人的嗅觉比视觉、听觉更能挑动人们细腻的心。 ”作为嗅觉文化的香 道,它的深度及美学 价值,超越了民族、地域,最易为人理解和接受,最能引发人们共鸣。 今天世界所有名贵香水,多少都加了从沉香中提取的精油。 香道也是天道,是 “ 禅意 ”。 《楞严经》纪录高僧围绕沉香与佛对答,香严童子的回答是, “此气非木非空,非烟非火,去无所著,来无所从 (踪) ”。 无独有偶,这种禅意也出现于诗人 陈与义的《焚香》诗中:“明窗延静昼,默坐消尘缘。 即将无限意,寓此一炷烟。 ”在这种境界里,香味不是从木中来,不是从火中来,也不是从空中来,更不是从烟中来,而是从心中来。 这“心”,就是人的本真。 正因如此,《圣经 》里有沉香树是上帝亲手所栽的叙述,佛教把沉香当成敬佛圣品。 中国哲学始终认为,天人合一是人类最理想的生存、发展境界,也是人类共有的一个“梦”。 中国香道,为梦想成真提供了一种可能。 (有删改) 14.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能支持 “ 香道源于人道 ” 的一项是( 3分) A.香与生活关系很密切,就连清洁空气都会用到香。 B.无论是祭祀祖先还是礼佛敬神,人们都离不开香。 C.香是中国文人的独特爱好,吟诗作文也离 不开香。 D.在唐代文人的推动下,香文化逐渐发展成 “ 香道 ”。 1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 确的一项是( 3分) A.无论是屈原的《离骚》,还是孔子的《漪兰》之曲,都证明着香文化已逐渐成为了中国文人的独特爱好。 B.香文化有 “ 得气、得神、得道 ” 三种境界,而且逐渐摆脱了闻香、品香的雏形,进而形成完整的香道体系。 C.沉香被称作是 “ 香中之王 ” ,但有意思的是,香味不来源于树本身,而是被人们视作“ 天地灵物 ” 的树脂。 D.《楞严经》中香严童子的回答与陈与义的《焚香》诗 ,都说明香气不来自木头,也不来自烟火,只来自心。 16.作者认为 “ 中国香道为梦想成真提供了一种可能 ” ,理由有哪些。 请联系全文分条 概括。 ( 6分) 五、本大题共 4小题,共 27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720题。 赵孟頫,开放在元朝的那朵无主桃花 冬夜读金元词,尽管窗外有凛冽的风刮过,然意识里竟没有寒意。 境由心生,大概我只顾着他和他的管道升了。 可读到赵孟頫那一句 “ 无主桃花开又落,空使人愁 ” ,便再也读不下去了。 我仿佛听到一 声轻轻的哀叹,带着无奈和愁怨,从这位南宋末世皇孙凄惶郁闷的胸腹中游丝般吐出来。 赵孟頫在家中排行老 七,是庶出之子。 赵孟頫的父亲赵与告,户部为官,善诗文、富收藏。 赵孟頫五岁开始习书学画。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 11 岁时父亲去世,原先的富足急转直下。 1279年,二十四岁的他更是一夜之间由宋室贵胄变成了亡宋遗室,成为元人眼中的 “ 南人”,赋闲家中。 这样,仕元施政还是隐居乡野,对赵孟頫来说就是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母亲是不甘 的,她声泪俱下地哭诉:你是庶出,父死国变,只有为朝廷所用,你我母子才会有出头之日啊。 但是作为亡宋贵胄去做元朝的官儿,在当时反元情绪高涨的宋室遗逸看来,这简直就是“失大节”,既有辱门庭又失个人操守。 此时的赵孟頫犹如站在刀尖上,这两难的抉择要难为死他了。 然而命运似乎格外垂青这位才高八斗的青年。 御史程文海搜罗才子名流,于是赵孟頫 “被荐应诏”。 他抱着“在山为远志”的宏愿与热诚,离家别乡入朝为官,但于心里却也揣了不舍与不安。 在元朝统治者眼里他是 “ 南人 ” ,纵然通史、博学,善诗文、工书法,却遭到大臣的妒忌。 入仕受挫,郁郁寡欢的赵孟頫发出“昔为水山鸥,今作笼中鸟”的哀叹。 好在他是明智的,窥探了官场的卑鄙与险恶,为躲是非,他携妻子管道升出任济南。 可鲁地也在元人统治之下。 赵孟頫终于在 1295年的夏秋之交,借病乞归,回到了阔别多年、朝思暮想的故地 ——吴 兴。 隐居乡野四年,赵孟頫广结友人,家乡的佳山秀水,激发了他的创作激情,也使他的艺术 修养陡然增高。 他画山水、作花鸟,激情肆意;他沾浓墨,书篆、书隶、书行、书草,样 样绝伦。 他俨然成为江南文人的领袖,许多当地的达官显贵以结识他为荣。 这期间,他为好友周密画下了那幅著名的 “ 鹊华秋色 ” 图。 此画与其说是了却友人的思乡情缘,倒不如说是亡宋遗孙赵孟頫对家乡刻骨铭心的直抒胸臆。 图中的鹊山和华不住山,一个云峰高耸,一个漫圆浑厚,平原上州渚红树,芦荻茅屋,渔网翠柳,也将他一腔的乡愁泼墨于一纸之上,这难道不是对自 己“误落尘网中”的羞愧和自责吗。 一个朝代的更迭给赵孟 頫带来的岂止是精神的悸痛,挥之不去的还有山河不在的破灭感。 假如赵孟頫的人生轨迹就这样走下去,也许他内心的伤痛还小一些,然而 1310 年, 57岁 的赵孟頫再次奉旨进京。 这次应诏赴京的直接原因是皇太子对他产生了兴趣,希望用汉文化的“博雅渊深”来藻饰元朝的“太平之美”。 一代文宗的命运被轻而易举地掌控在元朝的统治者手里。 但和上次主动入仕不同,。20xx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第5套
相关推荐
( 3)请简述涅赫柳多夫从堕落到复活的过程。 ( 4分) 五、论述类文本阅读( 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 19题。 ( 10分) 事实与解释 李德顺 给你一种似乎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打着科学或哲学的旗号,加以似是而非的解释,借以诱人上当受骗,这正是众多骗术的常见伎俩。 我们要想识而破之,不入其圈套,就要保持头脑 清醒,特别要学习一点鉴别“事实”和“解释”的本领。 首先
2、好。 后期叶功能好,根系活力强,耐高温、耐阴雨、耐湿害,抗干热风,籽粒灌浆充分,成熟落黄好。 2005 年 5 月下旬,温度高达 37,许多品种青干,造成大幅减产,百农矮抗 58 不仅没有减产,还比对照平均增产 5075。 产优势百农矮抗 58 平均亩穗数 穗,穗粒数 ,产 530570高产品种。 20032004 年参加国家黄淮南片区试(冬水 B 组),平均亩产 574对照(豫麦 49
梁晓声 我对书籍的“收藏”是很纯粹意思的“收藏” —— “收”就是从书架上“请”下来,爱惜地放入纸箱。 “藏”则是对更爱惜的书的优待,用钉书器钉在大信封里,大信封再装进塑料袋里„„ 几天前在整理书籍时,从“藏”的那一类中,发现了一册《连环画报》。 一九八六年第十一期„„ 心里好生纳闷 —— 怎么一册《连环画报》,竟混淆进了我的“藏”书范畴。 于是抽出搁置一边„„ 临睡失眠,想起那册《连环画报》
2、条件有利于病害发生。 作物苗期是小麦霜霉病病菌的主要侵染时期,小麦播后芽前麦田被水淹超过 24 小时,翌年 3 月又遇春寒,气温偏低利于该病发生,地势低洼易发病。 由于近几年水浇条件的改善,水浇面积大,特别是大水漫灌,灌水量大,淹水时间长,另外地表大部分由还田的玉米秸秆覆盖,湿气滞留,极有利于病害发生流行。 2、播期偏晚,冬前分蘖率低,苗势弱。
2、施氮肥、群体过大的麦田为防治重点。 根据上述发病规律,必须采取以下综合防治措施。 (一)选用抗病耐肥高产良种。 (二)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晒种,经阳光紫外线照射,杀死附在种子表面上的病菌,减少菌源基数。 用种子量的 锈宁拌种,可减少菌量而推迟发病;或用 三唑酮拌种,对条锈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三)实行保健栽培,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底肥为主,追肥为辅。 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