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南瑶族自治县民族体育馆项目冲孔灌注桩监理实施细则(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入粘土。 冲击成孔 施工 应遵守下列规定 1)在钻头锥顶和提升钢丝绳之间必须安装转向装置,以保证桩孔呈 园形 ,防止产生梅花孔。 2)进入基岩后,应低锤冲击或高低锤相间冲击,如发现 孔 偏 应回填片石至偏位深度 上方 300~ 500m 处,然后 小冲程 重新冲孔。 3)遇到孤石时,可预爆或用高低冲程交替冲击,将孤石击碎或挤入孔壁。 4)每 进尺 4~ 5mm 检 验一次 垂直度 ,在更换钻头前或容易缩径处,均应 进行桩孔垂直度检 验。 检查方法:采用与施工桩孔的钢筋笼直径相同,长为该直径 5~ 6 倍的钢筋笼 吊入孔内进行检查。 5)进入基岩后,每钻进 100~ 500mm 应清孔取样一次(非桩端持力层为 300~ 500mm;桩端持力层为 100~ 300mm),以备终 孔验收。 冲孔 成孔钻进中,如产生孔斜、弯孔、塌孔、梅花孔, 护筒周围冒浆等情况时,应立即停钻,待采取措施后再行 冲击 钻进。 监冲 孔 灌 注 桩 施 工 监 理 实 施 细 则 12 理工程师对钻孔内产生问题的位置、性质、严重程度和处理措施、处理结果等应予以记录,并在继续钻进施工中对孔内事故(如孔斜)处理结果进行检查。 冲孔 灌注桩成孔的桩径、垂直度、桩位允许偏差等,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冲孔 桩允许偏差 表 1 桩径 ( mm) 桩径允许偏差 ( mm) 垂直度允许偏差( %) 桩位允许偏差( mm) 单桩、条形桩基沿垂直轴线方向和群桩基础中的边桩 条形桩基沿轴线方向和群桩基 中间桩 D≤ 1000 177。 50 < 1 D/6, 且不大于 100 D/4 且不大于 150 D> 1000 177。 50 100+ 150+ 注 :表中 D 为设计桩径。 H 为地面标高与桩顶设计标高的距离。 冲孔 桩成孔施工的深度控制 :工程桩必须保证孔底进入持力层的深度达到设计要求;而 围护桩 则采用桩长控制,其 孔底标高必须达 到设计标高 ; 咬合桩桩端则需进入抛石层或填沙层以下≥ ,并应处于黄海高程 - 以下。 施工中 工程桩 的持力层岩性鉴定和终孔验收应符合如下 要求 : 1)当 承包单位 经过 自检,认为 冲孔 孔底 岩性 已 到达 设计持力层时, 应邀请勘察单位岩土工程师到现场进行持力层岩性鉴定。 鉴定结果,如果已到达持力层,那么 应留置岩样,同时 岩土 工程师 应 在验孔表单上签字确认。 否则,继续 冲孔 钻进,直到 经岩土工程师鉴定确认到达持力层为止。 2) 当孔底进入持力层的深度已达到设计要求,并经承包单位自检合格后,填写《 冲孔 桩终孔报审表》,连同《 冲 孔 桩成孔施工记录》一起报送工程 项目监理部。 监理工程师根据施工记录和持力层顶面埋藏深度到现场进行孔深实 测检查。 当 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 符合 设计要冲 孔 灌 注 桩 施 工 监 理 实 施 细 则 13 求 时 , 签署《 冲孔 桩终孔报审表》,同意终孔 ; 若 进入持力层深度末达到设计要求,则 退回《 冲孔 桩终孔报审表》, 并要求继续钻进,直到 承包单位再次检查合格后,重新报验。 值得注意的是 : 每个桩孔从桩端进入持力层顶面直到终孔,应先后留置不少于 2 组 的 持力层 岩样,以便备查。 支护桩终孔标准:因支护桩采用桩长控制, 施工中 亦要经过施工单位自检、报验 和监理实测确认。 只要桩的要效长度( 桩顶设计标高-桩底标高)达到设计要求, 即可终孔。 另外,对素砼咬合桩,当孔底到达 抛石层 底面 或 填砂层底面 时及进入抛石层底面或填沙层底面 以下≥ 时,均要及时进行孔深实测和报验。 在钻孔终孔之后,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清孔: 1) 第一次清孔时,孔内泥浆面应符合 ( 2)款的规定;第二次清孔后,浇灌砼之前的泥浆指标应符合 ( 1)款的规定。 2) 在清孔过程中应不断置换泥浆,直到 孔底 500mm 以内的泥浆比重 ≤ ,含砂率≤ 8%,粘度≤ 28S 时,方可 浇灌水下砼。 3)浇灌砼前孔底沉渣允许 厚度指标为: 端承桩≤ 50mm(工程桩 ) 摩擦端承、端承摩擦桩≤ 100mm 摩擦桩≤ 150mm(支护桩) 监理工程师在清孔过 程中应按上述指标对泥浆进行抽检;在浇灌砼之前对孔底沉渣厚度进行实 测检查。 检查合格,同意停泵,之后立即浇灌砼;检查不合格,则不准停泵,要继续进行第二次清孔,直到孔底沉渣厚度符合要求为止。 监理工程师对 冲孔 施工过程中检查发现的问题,应立即口头通知承包单位 ,要求立即 整改。 必要时签发《监理通知书》,限期要求承包单位进行整改。 整改后经自检合格,填报《整改复查报审冲 孔 灌 注 桩 施 工 监 理 实 施 细 则 14 表》报送工程 项目监理部。 监理工程师到现场核查整改效果,合格后签返《整改复查报审表》 :同意。 如果不合格,则退回《整改复查报审表》, 并要求承包单位继续整改,之后重新报审。 钢筋笼的制作与吊装 钢筋笼的制作及吊装工艺流程: 施工要求及监控 1) 钢筋级别、直径、根数、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 钢筋笼的制作允许偏差,见表 2 钢筋笼制作允许偏差 表 2 项 次 项 目 允许偏差( mm) 1 主 筋 间 距 177。 10 2 箍 筋 间 距 177。 20 3 钢 筋 笼 直 径 177。 10 4 钢 筋 笼 长 度 177。 100 3) 分段制作的钢筋笼,其 主筋 接头 应 采用 搭接 焊,而焊接长度 :单面焊 10d,双面焊 5d。 同一区段内接头面积应小于 50%,接头应错开 35d 且不小于 500mm。 4)应确保焊接质量,若 焊接处出现凹陷、焊瘤、裂纹、咬边、气孔、夹渣等缺陷,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5) 钢筋笼在孔口进行吊装前,为防止弯曲变形应在笼内绑扎具有一定强度的方木或焊接“ +字型”钢筋支撑,以便增加钢筋笼的抗弯能力。 吊装时要对准孔位,校准方向,避免碰 撞孔壁, 当内支撑到达孔口时要拿掉,钢筋笼就位后应立即固定。 6) 钢筋笼的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其主筋保护层允许误差为177。 20mm。 为了防止钢筋笼吊装时上下四周距孔壁远近不一,吊装前应在笼上均匀安放砼保护块 或在笼的主筋上加设对中支架。 钢筋下料 焊接 钢筋笼成品验收 吊装 冲 孔 灌 注 桩 施 工 监 理 实 施 细 则 15 7) 监理工程师应在现场对钢筋笼制作质量进行抽查,抽查数量不少于钢筋笼总数的 30%;同时,按规范要求每一种规格的钢筋,其焊接接头达到 300 个,应取焊接样 1 组进行送检 (在笼上取样)。 监理工程师对钢筋笼制作与吊装施工中检查发现的问题,其处理方法同 款。 桩身砼 水下 灌注 (宜使用商品砼) 桩身 砼 水下 灌注工艺流程 水下灌注砼 施工要求及监控 1)工程桩、支护桩砼强度为 C30;咬合桩、支撑桩砼强度为 C25。 2) 水下灌注桩身砼时,必须使用导管进行灌注。 导管壁厚不宜小于 3mm,直径宜为 200~ 250mm,底管长度不宜小于 4m,导管接头宜用法兰或双螺纹方扣快速接头。 导管提升时不得挂住钢筋笼。 导管使用前应试拼装、试压,试水压力为 ~。 导管中使用的隔水栓(塞)应有良好的隔水性,并保证能顺利排出。 3)水下砼配合比 应按 砼 设计强度及 和易性要求进行配制,现场使用 砼的 配合比 , 应与具有资质的试验单位提供的砼配合比试验报告相一致;塌落度宜为 160~ 220mm。 4) 为改善砼的和易性和延缓初凝时间,水下砼宜掺外加剂。 5) 每根桩必须一次性连续灌注完毕 ,不得中断。 6) 开始灌注水下砼时,导管底部至孔底的距离宜为 300~ 500mm。 7) 应有足够的砼储备量,在灌注时使导管一次埋入砼面以下 以上。 8) 水下灌注施工中,导管在砼内埋深宜为 2~ 6m,严禁导管提出砼面。 灌注时 应有专人测量导管埋深及导管 内 外砼面的高差,认真作好水下砼浇注 记录。 对浇注过程中发生的一切故障均应记录备案。 9) 灌注桩砼的充盈系数应大于 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