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第12套内容摘要:

12.用斜线( /)给下列的文言文断句。 (限划 12处)( 4分) 子 夏 问 曰 巧 笑 倩 兮 美 目 盼 兮 素 以 为 绚 兮 何 谓 也 子 曰 绘 事 后 素 曰 礼 后 乎 子 曰 起 予 者 商 也 始 可 与 言 诗 已 矣 13 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8分 ) 寄 黄 几 复① 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②,治病不蕲③三折肱④。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注:①此诗作于神宗元丰八年,其时诗人监德州(今属山东)德平镇。 黄几复:诗人少时好友,时为广州四会县令。 ②四立壁:家徒四壁之意。 ③蕲:同 “祈”,祈求。 ④三折肱:古有三折肱而为良医的说法。 诗中意思指黄几复善治国。 ( 1)本诗颔联被称为“奇语”,请从它使用的艺术手法中选择一种简要赏析。 ( 4分) 答 : △ ( 2)诗歌最后两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请简要分析。 ( 4分) 答 : △ 14.补写出下面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每题 1分,错一空扣 1分。 共 6分。 ) ⑴怀旧空吟闻笛赋, △。 △ ,病树前头万木春。 (白居易 《 酬乐天扬州出逢席上见赠 》 ) ⑵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 ,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⑶ △ , △。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 王羲之 《 兰亭集序 》) ⑷百步九折萦岩峦。 △ , △。 (《李白蜀道难》) ⑸然后以六和为家,崤函为宫; △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贾谊《过秦论》) ⑹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 , △。 (苏轼《赤壁赋》) 五、( 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5— 18题。 文学家之魂 【日本】内山完造 ⑴倘若以一言来形容鲁迅, 我只能说他有着古武士之气概和中国式的血肉之躯,该强硬的时候他绝不妥协。 这与郭沫若的性格稍有不同,我与郭有相当深的交情,他主要偏向于 政治,所以浑身上下散发着一种政治家的气质。 而鲁迅则是纯粹彻底的文学家,文章犀利伸展到一切可能的地方,至死都在拼命伸展抵抗。 ⑵先生卧病在床的时候,托我找他时任 南京宪兵队长的一名学生来见他。 先生说:“带他来见我。 ”那名学生去见了先生,“我来看老师了。 ”学生没说上几句话就回去了。 ⑶不久后先生收到从南京来的一封信,信中言辞恳切委婉,大意如下: ⑷前几日得见老师,激动欣喜之情不胜言表。 老师现在卧病在床,而针对老师的逮捕令已发出十年,至今未撤,作为您的学生,我的立场也很尴尬,所以一直想撤销对您的逮捕令,可是如果我现在自行撤销的话,只怕日后您会有所不满,所以特询问您的意思。 ⑸那天鲁迅先生又晃悠到我家,说道:“老板,今天我可遇上了件十分有趣的事情哦。 上次从南京来看我的那家伙居然给我来了封信,言辞恳切委婉至极呀,说是想要撤销对我的逮捕令呢。 我可不同意,所以这就来给那家伙回信了。 ”“好不容易撤销了,那不是很好吗。 ”我问他。 他回答说:“我的日子也不长了,突然撤销跟了我十年的逮捕令会让我感到寂寞冷清的,所以信中已说明让那家伙不要撤销对我的逮捕令了。 ” ⑹之后先生的病情愈来愈严重,已到了要选择疗养地进行专门疗养的地步了。 须藤医生建议到镰仓疗养,因为东京耳目太多,实在不合适调养身体。 我个人觉得云仙还不错,先生肯定会喜欢,于是就预先把房子租好了。 ⑺先生本 来预计八月一日动身前往云仙,可从南京来了几个探病的,说他病情有所好转,建议他去德国漫游一趟。 ⑻后来先生告知我:“老板,这次无论如何都不去云仙了,现在那些家伙来让我去德国留学,说为避免蒋的骚扰最好还是去德国。 去云仙的话我就成了一个逃兵,也就意味着我输了,所以我是无论如何也不去了。 ”先生决心已定,只要是他说“不”的事情就绝对没有回旋的余地,虽然略显顽固,但也有一定的好处。 ⑼每次说到“藤野先生”的事,先生总是眉飞色舞,饶有兴致,仿佛那些事情已经根深蒂固了一般,而《藤野先生》一文现已收入“岩波文 库”的翻译集里。 据说先生在北平的时候,书桌前挂有藤野先生的照片,每天在这张照片面前学习,当困意来袭想偷懒的时候看到这张照片就又奋发起来继续学习。 每次谈到翻译的事情时他定会强调要把《藤野先生》一文译出来。 对于在日本的诸多事情,赞成的赞成,反对的反对,他从来都是态度分明,可是对于藤野先生,总是毫无条件地一并说好,报以百分百的敬慕之情。 ⑽对于中国,特别是中国人,他总是毫无掩饰地加以揭露和批判。 我在《活中国的姿态》这本漫谈书中写到中国的优点,可对此先生却批评道:“老板,这可不行啊。 过度的夸奖会让孩子们得意 忘形的。 书总要起点教育作用,所以还是得从头彻尾地多加批评才是。 ”我回答说:“可是,这确确实实是中国人的一个优点啊。 ”先生遂又回道:“要是我就不会这么写,但因为是老板写的,我也不多说什么了,要换成我,是断然不会这么写的。 ”语气依然强硬,坚决批判中国人的缺点。 ⑾中国人普遍不喜欢《阿 Q正传》,因为该书描写了中国全体国民的姿态,大家都觉得“这是在写我”。 而主人公阿 Q的性格是中国全体国民性格的缩影,由于该书毫不留余地地加以揭露和描写,以至于有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