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优136(水稻)内容摘要:

2、 增产 列参试组合首位。 江苏省区试资料结果稳定性分析表明,1997 年、1998 年 2a 高于平均稳定水平,对环境适应性好。 19981999 年江都市邵伯镇分别试种示范 2 60均产量 当地种植的协优 63 增产 8%以上。 1999 年高邮市司徒乡试种 1均产量 产田块达 汕优 63 增产 1999 年邗江县 24 个乡镇试种 3000均产量 汕优 63 增产 试种群众普遍反映协优 136 产量高,抗倒伏,后期熟相好,有利于机械化操作,深受农民朋友欢迎。 协优 136 在江苏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 145d 左右,比汕优 63 迟 3d,属迟熟中籼类型。 株高 113右,主茎总叶片数 1617 张 3、,株叶型适中,分蘖力较强,有效穗 240 万270 万/穗总粒数 130140 粒,结实率 85%以上,千粒重 32g 左右。 该组合后期熟相好,不早衰,抗倒伏,产量高且稳。 该组合米质中等偏上,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测试中心测试,该组合糙米率 精米率 整精米率 米粒长 宽比 白率 78%,垩白度 透明度 3 级,碱消值 ,胶稠度 60链淀粉含量 蛋白质含量 在上述测试项目中,其中有 7 项指标达部颁一级优质米标准,有 2 项指标达部颁二级优质米标准。 据扬州市种子站组织的米质食味品尝鉴定,其适口性与协优 63 相当。 协优 136 茎秆粗壮,根系发达,成熟时仍保持 功能叶不枯黄,抗倒性明显强于汕 4、优 63 等杂交稻组合。 1999 年 9 月下旬受台风暴雨影响,生产上种植的大多数杂交稻组合发生严重倒伏,而协优 136 在各示范点未发生倒伏现象,只有少数氮肥过多田块发生轻度倾斜。 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接种鉴定,协优136 抗稻瘟病能力与汕优 63 相当,对白叶枯病表现中抗,强于汕优 63。 田间纹枯病、叶尖枯病较轻。 【培育者】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地区及技术】协优 136 对温度有一定的敏感性,播种期不宜过早或过迟。 过早播种,秧田低位分蘖缺位,分蘖数少,栽后依靠本田后发的高位分蘖虽能达到一定苗数,但成穗率低,有效穗少,产量不高播种过迟,温光条件虽有利分蘖的发生,但营养生长期短,有效穗少,穗 6、/宜,这样有利于群体、个体兼顾协调生长。 协优 136 具有较强的耐肥能力,施肥量适应范围较宽,但适量施肥仍是高产所需。 从 1999 年不同氮肥水平试验结果来看,该组合适宜施氮量为 225kg/右,最高不超过 255kg/组合是一个大穗型杂交稻组合,灌浆持续时间长,产量的形成对后期叶片光合能力依赖性强,氮肥运筹上应遵循前促、中控、后补的原则。 在施足基、蘖肥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后期氮磷钾用量,根据苗情控制促花肥,相应增加保花肥和粒肥的比例,同时注意速、迟效肥的合理搭配。 在水浆管理上,须适时搁田,当总苗数达到 270 万300 万/后约 20d),开始分次搁田,高峰苗控制在 360 万390 万/期辅 7、以湿润灌溉,干湿交替,养根保叶,活熟到老,收割前 7d 断水。 协优 136 与其它协优组合一样,时常有恶苗病发生,尤其肥床旱育秧发病几率高,因此,需要药剂浸种,浸种药剂以施百克、浸种灵、菌虫清等较为理想。 秧田和本田前期重点注意稻蓟马发生和防治本田中后期要根据当地植保部门病虫预测预报,及时做好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飞虱等防治工作,确保丰产丰收。 恢复系 蘖力中等,但穗大粒多、花粉量足、花时迟,与母本花时相遇好,因此,制种容易获得高产,一般单产 产田块在 扬州地区制种,父本 取 2 期播种,第 1 期 5 月 6 日左右落谷,第 2 期间隔 78 出母本协青早 11 日左右播种,时差 36d,叶差。 制种田父母本行比以 2:14 为宜,父本株行距 插 12 本,宜,穴插 23 苗。 要适当推迟赶粉时间,30粉 1 次,每天 34 次。 整个制种田肥水管理、花期预测、喷施九二 0、防治病虫害等措施可参照协优 63 制种。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