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蘑菇撑起致富的蓝天内容摘要:

2、几十万平方尺,连福建客商在南陵承包的蘑菇大棚也自行放弃,刚刚开始的蘑菇产业即将夭折。 为稳定蘑菇生产,该县县委、政府一方面鼓励能人继续种植蘑菇,一方面想方设法帮助菇农降低生产成本、拓展市场销路。 2001 年原东塘乡村民朱国清种植了四个大棚,当年就获利 8 万多元,并帮助菇农向外销售蘑菇 150 吨。 在政府的鼓励下,朱国清投资几万元兴办了一座盐水蘑菇加工厂,避免了周边菇农烂菇的损失。 接着他又通过多方联系,引来福建省福鼎市客商林朝款,投资 40 多万元兴办了一个菌种厂,培育产量高、质量好的菌种供应周边农户,从而降低从福建长途贩运引种增加的生产成本。 为促进食用菌产业长足发展,该县采取“政府推动、企业拉 3、动、协会助动、基地带动”的工作方针,成立食用菌协会,由协会为农民提供菌种供应、生产技术指导、产后销售等一系列服务,并设立 100 万元食用菌产业发展和风险救助基金,帮助菇农提高抗风险能力。 对于农民想要发展食用菌的,各镇都制定优惠政策,在资金上协调贷款,按发展面积多少实施奖励。 利用财政支农资金建立起南陵县食用菌科技示范基地,对全县菇农进行生产培训,逐步实现双孢菇由季节性生产向周年化生产过渡。 同时为拓展市场,解决菇农蘑菇销售后顾之忧,除建立几百人的营销队伍外,还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安南、九发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年加工食用菌近万吨。 有政策扶持、龙头带动、产业延伸,南陵食用菌呈现蓬勃发展态势,现已覆盖到全县 8 个镇,在重点发展优质双孢菇的基础上,配套发展了香菇、平菇、木耳、珍稀菌等其他品种。 今年新增双孢菇种植面积 300 多万平方尺,小小蘑菇真正为农民致富撑起一片蓝天。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