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鲍菇高产栽培技术精选内容摘要:

1、、菇房(棚)栽采用菇房(棚)层架栽培方式。 选择干净通风的房间,室内设 45 层床架,层距 50厘米,底层距地面 30厘米。 菌袋单层竖直在层架上,每平方米排放 100袋。 1)杂木屑 23%,棉籽壳 23%,豆秆粉 28%,麦麸 19%,玉米粉 5%,蔗糖 1%,碳酸钙 1%;(2)杂木屑 36%,棉籽壳 25%,豆秆粉 2%,玉米芯 18%,麦麸 15%,玉米粉 2%,石膏粉 1%,过磷酸钙 1%;(3)棉籽壳 40%,木屑 20%,玉米芯 20%,麦麸 18%,石膏粉 2%;(4)玉米芯 60%,木屑 20%,麦麸 18%,石膏粉 2%;(5)甘蔗渣 70%,米糠 20%,玉米粉 7%,蔗糖 2、1%,过磷酸钙 1%,石膏粉 1%。 袋、灭菌。 塑料袋规格为 17厘米3438 厘米米的筒膜袋,秋季栽培选用聚丙烯袋,冬季低温期宜选用高密度低压聚乙烯袋。 培养料按配方比例称好后拌匀,调至含水量 62%68%。 自然。 每袋装湿料600800 克,折叠袋口,扎绳封口,常压灭菌在 100下维持 1214 小时。 料袋温度降至 28以下时在无菌条件下接种,每瓶菌种(750 毫升)可接种 40袋;自然温度较低时要适当加大接种量,每瓶菌种接种 20袋。 接种后,将菌袋竖直排放在床架上,避光培养,室温保持 25。 1)开袋时间。 菌袋接种后,在 25、空气相对湿度 70%、光线较暗的培养室内,经 3040 天菌丝即可长 3、满全袋。 继续培养 1020 天给予催蕾的条件。 气温高于 20不宜开袋,1018时开袋最好。 开袋时,将袋膜向外翻卷下折至高于料面 2厘米为宜,或将料面袋膜割去亦可。 若料面现蕾过密,要进行疏蕾,每袋保留 34 个健壮的菇蕾。 然后将菌袋竖立排放在床架上,袋间留有一定间隙。 如用 15厘米55 厘米(每袋可装干料 千克)栽培,则可改用墙式栽培,将袋口交叉排列,菌墙两面均可出菇。 (2)温度控制。 温度要控制在 1020。 (3)湿度管理。 原基形成阶段,菇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 85%95%;当菌盖直径长到 23 厘米时,空气相对湿度宜为 85%。 (4)通风管理。 子实体原基形成以保湿为主,可适度减少通风量。 随着子实 4、体生长发育,要相应增加通风次数和延长通风时间。 低温季节若床面用薄膜覆盖,每天要揭膜通风 12 次。 菇蕾大量发生时,及时揭膜,加大通风量。 (5)光线管理。 子实体生长发育需要足够散射光,光线的调节要考虑到菇房内其他因素。 气温低时,可增加光照强度;气温高时应降低光照。 二、脱袋覆土栽培法培养料配方为:棉籽壳 73%,麦麸 15%,玉米渣(酿酒后的废渣)10%,碳酸钙1%,蔗糖 1%。 按常规配料,装入 17厘米33 厘米聚乙烯塑料袋,每袋装干料250克,按常规灭菌。 在两端接种后,于 2426培养。 菌丝在袋内长满后,加强通风和增加光照。 10 天后两端袋口有黄色分泌物,脱袋上床覆土。 在选择好的场地,挖宽 9 5、0厘米、深 20厘米的畦床,在坑底及周围喷施杀虫剂和 0的石灰水。 脱去塑料袋,将菌丝块竖立排放在畦坑内,菌块之间留 2厘米空隙,用营养土填满,浇水,再覆盖营养土与料面相平,料面的残土用水冲掉。 营养土的配制:取菜园土 20厘米以下的潮土,过筛后按每 100千克加草木灰 6千克,三元复合肥 1千克,发酵好的干制鸡粪 3千克,克霉净 100克,氯氰菊酯 10毫升,生石灰 2千克,混匀即可。 蔗渣含有水分,可以直接上堆发酵。 料堆底宽 堆后稍加压实。 10 小时后,堆温上升到 6070。 10 天后第一次翻堆,再过 78 天第二次翻堆,6 天后即可散堆,晒干备用。 1)培养料配方:蔗渣 70%,米糠 22%,玉 6、米粉 5%,蔗糖 石膏粉 石灰 1%;另加矿物元素(钾、镁等)料水比为12)配料:将石灰溶于八成清水中,预湿蔗渣,用木棒捶打蔗渣至柔软。 将米糠、玉米粉、石膏粉混匀,拌入蔗渣中。 然后用所余二咸水溶解蔗糖和矿物元素,调整培养料含水量至 65%, 3)装袋、灭菌。 采用 18厘米40 厘米米的聚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折角袋装料。 装料要均匀,压实后料袋高 2022 厘米,每袋湿重约 口套塑料颈圈,用棉塞封口,或用棉线扎封袋口。 按生产常规进行高压或常压灭菌。 (4)接种、培养。 灭菌后,待料温降至 30以下时接种。 每瓶(500 毫升)麦料种可接种 2530袋,棉籽壳菌种或木屑菌种可接种 20袋。 将菌袋置阴凉干燥、清洁通风的发菌室内培养,室温宜为 25。 广地区在 10月下旬至 12月上旬制袋生产。 接种后 3035 天菌丝长满全袋,此时应加大通风,调节光照强度至 5001000 勒克斯,温度1015。 10 天后袋口即现蕾。 将菌袋移至菇房。 取下袋口棉塞和颈圈,将袋口薄膜沿培养基表面剪去,竖立排放到地面畦床上,每行 10袋。 或将菌袋卧放上堆,每堆 46 层,保持菇房空气相对湿度 85%90%。 820条件下,当幼蕾发育成黄白色的菌盖和粗大菌柄时采收。 采收前 23 天内,菇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 85%。 采收后,在菌袋的另一端开口进行第 2潮菇的出菇管理。 一般可连采 3潮菇,但第 2潮菇的商品菇比率较低。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