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第29套内容摘要:

读书的效果会更好些。 但这并非必要条件,何况,人也可以适应环境。 1940 年 9 月 7 日,德国空军疯狂轰炸伦敦,伦敦遭受重创,到处是断壁残垣,到处是火海,缺水、缺电、缺煤气、缺少食物和药品。 然而,在图书馆,有人依然从排列整齐的书架上挑选书籍。 难怪丘吉尔说:“伦敦就像一头史前时期的巨兽,能够忍受可怕的 创痛,虽然遍体鳞伤、血肉模糊,也照样能生活和活动。 ”不囿于时间、地点、环境,伦敦人热爱读书,该是德国法西斯难以摧毁他们的心灵的重要原因,也该是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的重要原因。 是啊,对如饥似渴读书的人来说,环境的好差,实在不是决定因素。 清朝重臣曾国藩的一番话说得再明白不过的了:“ 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 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 境,皆不能读书。 何必择地 ,何必择时”。 所以,对于一个爱读书的人来说,环境的好坏,无关紧要。 ⑤读书,理应 是我们人生追求的目标,事实上,在当今世界的许多国家里,读书的多寡依然是多数人对生活质量的评判标准和人生境界的衡量尺度。 做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就从“此身此时此地”开始吧。 (选自 2020年 1月 3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2分) 11.第①段引入并分析朱光潜的座右铭,有什么作用。 ( 3分) 12.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 4分) 13.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 3分) 14.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到处”“依然”用得很好,请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 3分) 1940 年 9月 7 日,德国空军疯狂轰炸伦敦,伦敦遭受重创, 到处 . . 是断壁残垣, 到处 . . 是火海,缺水、缺电、缺煤气、缺少食物和药品,然而,在图书馆,有人 依然 . . 从排列整齐的书架上挑选书籍。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5- 19题。 (共 15分) 记忆的版图 林清玄 ①一位长辈到大陆探亲回来,说到他在家乡遇到兄弟,相对地坐了半天还不敢相认,因为已经一丝一毫都认不出来了。 ②在他的记忆里,哥哥弟弟都还是剃着光头,蹲在庭前玩泥巴的样子,这是他离开家乡时的影像,经过四十年还清晰一如昨日。 经过时间空间的阻隔,记忆如新,反而真实的人物是那样陌生,找不到与记忆的一丝重叠之处。 ③更使他惊诧的是,他住过的三合院完全不见了,家前的路不见了,甚至家后面的山铲平了,家前的海也已退到了远方。 ④他说:“我哥哥指着我们站立的地方,说那是我们从前的家,我环顾四周 竟流下泪来,如果不是有亲人告诉我,只有我自己站在那里的话,完全认不出来那是我从童年到少年,住过十七年的地方。 ” ⑤这使他迷茫了,从前的记忆是真实的,眼前的现实也是真实的,但在时间空间中流过时,两者却都模糊,成为两个丝毫不相连的梦境。 在此地时,回观彼处是梦,在彼地时,思及此处也是梦了。 到最后,反而是记忆中的版图最真实,虽然记忆中的情景已然彻底消失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