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第90套内容摘要:
造和性格、心灵的描写。 在作品内容上,它也由记叙怪异扩大到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 一句话,唐代的传奇,具有完备的短篇小说形式,无愧于“小说”称号。 明代胡应麟说:“变异之谈,盛于六朝,然多是传录舛讹,未必尽设幻语;至唐人乃作意好奇,假小说以寄笔端。 ”所谓“作意好奇”,就是有意识地进行虚构和创造,不拘泥于事实的记录。 鲁迅说:“小说到了唐时,却起了一个大变迁。 „„六朝时之志怪与志人底文章,都很简短,而且当作记事实;及到唐时,则为有意识地作小说,这在小说史上,可算是一大进步。 ”唐人传奇的 出现,标志着我国小说终于正式形成了,标志着我国小说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终于由萌芽成长为大树,标志着前人著作中孕育的 小说因素 终于形成了“小说”这样一个新型的文学体裁。 12.按作者的观点进行推断,下列全是真正意义的小说的一项是 ( ) A.《柳毅传书》 《三国演义》 《夸父逐日》 《子夜》 B.《柳毅传书》 《红楼梦》 《阿 Q正传》 《老残游记》 C.《西游记》 《周处》 《李自成》 《百合花》 D.《儒林外史》 《守株待兔》 《老残游记》 《家》 13.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作者说“唐代的传奇,具有完备的短篇小说形式”,这“完备”的形式,作者是从“故事情节”“人物刻画”和“环境烘托”三方面来说明的。 B.鲁迅说“小说到了唐时,却起了一个大变迁”,关于这个“变迁”,鲁迅和胡应麟都论及了,这个“变迁”应是指有意识地写小说。 C.文中的“假小说以寄笔端”是说他们借小说这种形式来将自己要表达的意思寄寓于文字之中。 D.我国小说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由萌芽而成长为大树的标志就是唐代的传奇。 14.作者说“笼统地把那些志人、志怪故事称为‘小说’恐怕是不大确当的”, 作者之所以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 答: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 21分) 拾叶者言 李国文 银 杏树,在南方很多,到了太寒冷的北方,就比较罕见了。 这种树,又名公孙树,那意思是说它的生长期很慢,也很长,通常是爷爷种下的树,要到孙子那一辈,才能结果。 结的果子,叫做白果,因其外壳薄白而名,果肉色绿而糯,微苦,颇有不同一般的滋味。 旧时,在上海,冬天,夜晚,常可听到有小贩叫卖“糖炒热白果”者,于小可盈握的炭炉上,炒一捧白果,热烘烘的剥来,在寒风中,塞入嘴中也很有一点暖在心头之意。 不过,长到这把年纪,看到过许多地方的许多银杏树,但树上挂着果实的,至今,却尚无眼福一睹,实在是很遗憾的。 所以,便把对于树的兴趣,关注到银杏树叶了。 拾这种树的叶子,同人家集邮,集火花,集钱币一样,也是一件乐在其中的事情。 在所有的树木中,独有银杏树叶算是独树一帜的,状似扇,形似贝,薄似纸,轻似羽,轻盈飘逸,洁净雅致,形成一种很特别的风格。 在北京的香山脚下,就在双清别墅附近,有那么几株古老银杏,近些年来,又在空旷地上,栽种了一些,都还十分孱弱,尚不成林。 不过,一到秋天,当满山黄栌红了起来的时候,这些银杏树,也飒 飒地飘落满地黄叶,用另一种鲜艳,点缀着山光水色,也是怪有情调的。 色彩总是搭配起来,要好看些。 站在山下,放眼看去,红中有黄,黄中有绿,于是,风景便格外好看了。 每年秋天,人们到香山去,无不志在红叶。 但我,却总要拾几片银杏树叶,夹在书里,作书签用。 而且,我到别处去,若见到银杏树叶,也有收集的兴趣,无非留在书册里,作一个小小的纪念。 这片银杏叶,从此在书中的某一页与某篇相伴,也多了一丝斯文。 有时候,翻开书,未读文章,先读叶片,因为很容易就翻到夹着叶片的那一页,它马上就突然出来。 于是使你想起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在某 地逗留的情景。 在大自然中,它算得上最微末的事物了,所以,它从来也不会扮演重要角色的。 它在你的书页中,那种不想让你注意,也不想让你不注意的自然而然的样子,其实,也含有一份做人之道的平实在内的。 若是我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平凡与普通,也就多了一点自知之明,便省得许多力不从心的烦恼。 当然,也就有了尊严。 叶是一回事,但无数的叶构成的树,则是另一回事。 我记得有一年,在山东泰安的岱庙里,见到两棵并肩立着的古银杏树,中间只隔着一条甬道,可谓形影不离数千年。 两棵数高约几十米,数径也得两三人合抱,确是一副非凡模样。 看到这两 棵历经沧海桑田,阅遍人间变化的参天古数,同行的人,都膜拜之,仰视之,赞。20xx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第90套
相关推荐
1、碱地区水稻育苗主要影响因素是盐碱为害,水稻立枯病和水稻烂秧、恶苗病等也相对较重。 因此,搞好水稻育苗床土的调配,做好可能发生病害的预防工作,控制好温度水分,对育苗之成败尤为重要。 006 年春季由于在水稻浸种期间气温较低,加之某些品种恶苗病生理小种发生变化,因此有些常规浸种药剂消毒效果较差,恶苗病发生比较普遍。 针对这一情况,将恶苗净加入渗透剂,调整助剂成分,使得恶苗净防恶苗病效果达到
14. 已知 25 ℃ 时 , AgCl 的溶度积 Ksp= 10- 10 mol2L - 2,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向饱和 AgCl 水溶液中加入盐酸 , Ksp值变大 B. AgNO3溶液与 NaCl 溶液混合后的溶液中 , 一定有 Ag+ ]= Cl- ] C. 温度一定时 , 当溶液中 Ag+ ]Cl- ]= Ksp时 , 此溶液中必有 AgCl 的沉淀析出 D. 将
, ,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庄子•逍遥游》) ( 3)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 (李煜《虞美人》) ( 4 )使六国各爱其人,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 (杜牧《阿房宫赋》) 三 、 现代文 实用类文本阅读( 25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 4)题。 ( 25分) 下笔不觉师造化 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隐居的时期。 这并不是纯粹的巧合
( 1) 70连续减 7,写出每次加的差。 70 63 (2)40连续加 6写出每次加的和。 40 46 五、分一分。 (共 8分) 1. 上面的图形按颜色分 , 完成下表。 (4分 ) 白色。 黑色。 个数。 2.上面的图形按形状分,完成下表。 ( 4分) 个数 六、解决问题。 ( 27 分)(前 4 题每题五分,第 5 题 7分) 1. 小红捐了 56 本书,小明捐了 9 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