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安工程工艺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冷裂纹 氢 致 裂 纹 钢中的 C或合金元素含量增高,使淬硬倾向大。 焊接材料中的含氢量高 a. 焊缝附近的刚度较大。 b. 焊缝布置在应力集中区。 c. 坡口型式不合适。 a. 接头熔合区附近的冷却时间( 800~ 500℃)小于出现铁素体 800~500℃临界冷却时间,线能量过小。 b. 未使用低氢焊条。 c. 焊接材料未烘干,焊口表面有水分 ,油污及铁锈。 d. 焊后未进行保温处理。 淬 火 裂 纹 钢中的 C或合金元素含量增高,使淬硬倾向增大。 a. 对冷裂倾向较大原材料,其预热温度未作相应的提高。 b. 焊后未立即进行高温回火。 c. 焊条选择不合适。 再 热 裂 纹 再 热 裂 纹 a. 焊接材料的强度过高。 b. 母材中 Cr、 Mo、 V、B、 S、 P、 Cu、 Nb、 Ti的含量较高。 c. 热影响区粗晶区域的组织未得到改善 a. 结构设计不合理造成应力集中。 坡口型式不合适导致较大的拘束应力。 a. 回火温度不够,持续时间过长。 b. 焊趾处形成咬边而导致应力集中。 c. 焊接次序不对使焊接应力增大。 d. 焊缝余高导致近缝区的应力集中。 气 孔 气 孔 a. 熔渣的氧化性增大时,由 CO 引起的气孔的倾向增加;当熔渣的还原性增大时,则氢气孔的倾向增加。 c. 焊接或焊接材料不清洁。 焊条偏心,药皮脱落。 仰焊、横焊易产生气孔。 a. 当弧功率不变,焊接速度增大时,增加了产生气孔的倾向 (电弧过长) 烘干。 气孔 ,氩气流量不合适 夹 渣 夹 渣 焊条脱氧、脱硫效果不好。 在原材料的夹杂中含硫量较高及硫的偏析程度较大。 立焊、仰焊易产生夹渣。 ,熔池搅动不足。 够。 未 熔 合 未 熔 合 ———— ———— a. 焊接电流小或焊接速度快。 坡口或焊道有氧化皮、熔渣氧化物等高熔点物质。 操作不当。 未 焊 透 未 焊 透 焊条偏心 坡口角度太小,钝边太厚,间隙太小。 焊接电流小或焊接快。 焊条角度不对或运条方法不当。 电弧太长或电弧偏吹。 形 状 缺 陷 咬 边 ———— 立焊、仰焊时易产生咬边 a. 焊接电流过大或焊接速度太慢。 b. 在立焊、横焊和角焊时,电弧太长。 确或运条不当。 焊 熘 ———— 坡口太小 焊接参数不当,电压过低,焊速不合适。 焊条角度不对或电极未对准焊缝。 运条不正确。 烧穿凹陷 ————。 生烧穿和凹陷。 电流过大,焊速太慢。 错 边 ———— ———— 装配不正确 焊接夹具质量不高 射线的选择:管道壁厚δ≤ 25mm 选用 X 射线;δ> 25mm,先打底填充一半后,选 用 X 射线,合格后填满,再采用γ源检测。 质量控制 质量方针:着想用户,交满意工程;服务第一,让用户满意。 工程质量目标:优良。 三级质检控制点表见下表: 序 号 质 检 名 称 质检等级 1 焊接工艺规程和工艺评定 BR 2 材质说明书 C 3 坡口准备 CR1 4 检查焊条 CR1 5 预热 CR1 6 焊接条件 C 7 焊缝外观检查 CR1 序 号 质 检 名 称 质检等级 8 无损检测 BR 1 9 焊后热处理 CR1 10 管支撑和弹簧吊架的设定 C 11 试验前检查管道安装 A 12 强度试验 AR 13 吹扫 /冲洗检查 AR 14 化学清洗 /钝化 AR 15 严密性试验 AR 16 弹簧吊架、弹簧支架调整 B 17 泄漏 /真空试验 AR 18 管线复位(含垫片、盲板) A 19 最终外观检查 B 质量控制执行程序说明: A( R)业主单位参加检查项目,其中带有 R的需附书面检查记录; B( R)参加检查项目,其中带有 R的需附书面检查记录; C( R)施工单位自检项目,其中 带有 R的需附书面检查记录。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① 组织工程质量计划的实施,检查施工班组对质量计划的执行,对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解决措施,以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②确保各级质保人员到位,职责明确,质保体系运行有效。 ③定期检查质量体系运行及质量计划执行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 根据现场具体情况,不定期召开专题质量会议,讨论并解决特定的质量问题。 ④参加业主召开的质量会议,随时接受业主或质量监检单位对现场工程质量的建议及意见,并尽快做出整改、处理及澄清。 ⑤对现场的施工过程进行监控,确保按图纸、 规程规范及批准的方案施工。 对现场任何违反图纸、规程规范及方案的施工,质量检查员有权随时制止,责令停工整改,直至整改合格方可复工。 ⑥按确定的质量检测控制点,做好各工序质量的自查,申请并组织 B 级以上的工序质量检查,确保工序质量。 自觉接受业主的质量监督,并对其任何检查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方便。 ⑦对现场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及任何不合格项,查清问题的原因,提出处理意见和改进措施,落实整改时间及责任人,并组织贯彻实施,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⑧严格控制工序质量,加强工序交接及专业间的交接管理,认真办理工序交接手续,上道工序 未经检验合格,不得转入下道工序。 ⑨ 对任何隐蔽工程,按规定程序报业主代表申请共检,共检合格并经各方代表签字确认后,方可隐蔽。 ⑩做好施工原始资料的收集、记录和整理工作,确保技术资料及各种质量记录的准确、完整,并与工程进度同步。 竣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①组织施工班组进行“三查四定”工作,查施工漏项,查质量隐患,查未完工程,查出问题后,定责任、定措施、定人员、定完成时间。 查出问题后,确保将问题处理在交工前,向用户负责。 ② 工程交付时,组织现场清理,搞好文明施工。 ③ 工程竣工后,组织整理交工技术文件,审 核合格后,向业主移交。 安全及环保 一般要求 认真贯彻执行我公司的《安全卫生与环保管理手册》及《安全卫生与环保管理标准》,并结合本工程现场的具体情况,在开工前制定本工程安全工作计划。 严格遵守国家及当地政府的安全法规,严格执行业主有关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 电工、起重工、电气焊工、司机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工程开工前技术人员要认真向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填写《安全技术措施交底卡》。 加强现 场的安全管理与协调,对任何违反现场安全管理规定的行为,安全员有权随时制止,并书面通知有关责任人进行整改,整改合格后方能继续施工。 对任何严重违反安全管理规定的个人,安全员有权责令其退出现场。 施工现场管理规定 在工程现场入口处设“安全纪律牌”和“安全告示牌”。 告示牌上应标明急救电话和火警电话号码。 现场人员必须遵守现场安全管理规定,进入现场必须穿工作服,戴安全帽,安全员须佩戴统一标志。 对任何不符合现场安全管理规定、未佩戴安全护具人员禁止进入现场。 进入现场的施工机械、设备 和材料必须按施工总图合理布局,堆放整齐,符合安全、文明、卫生的要求。 下雪及化雪后应及时排除路面积水、积雪,并采取防滑措施。 施工用电规定 现场电线的架空高度须符合安全要求,电缆线不得随地拖放。 吊装作业时起重机臂杆与架空电力线路之间必须保持规定的安全距离,脚手架斜道严禁搭设在有外电线路的一侧。 施工现场应使用内装漏电保护器的标准配电箱,所有配电箱、开关箱应安装在干燥、通风和不易碰撞的地方,移动式配电箱应装在坚固的支架上,开关箱与地面的距离宜大于 米 ,小 于 米。 分配电箱、开关箱的引出线应在箱体下底面,接头处无破损漏电现象,箱内应保持清洁,箱外应有防雨措施,工作完毕应锁好箱门。 各种电器设备的金属外壳均应按要求接地或接零,操作人员应穿戴绝缘护具。 每台用电设备应实行“一机一闸”,严禁“一闸多用”。 施工用电设施的安装及接线均应由专业电工施工,严禁非专业电工进行施工用电的安装和接线。 个体防护规定 进入现场的工作人员必须按规定穿工作服、工作鞋,戴安全帽,严禁穿无袖短衫、裙子、拖鞋、高跟鞋等进入现场, 严禁在现场赤脚或袒胸露臂。 从事特种工作人员应按规定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凡在 2 米以上高空作业人员,必须进行身体检查,办理登高作业许可证,并系好安全带。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严禁打闹、斗欧、严禁酒后作业。 非经允许,不得进入警戒区,未经允许,不得动用他人机械和设备。 施工现场应急准备与响应 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时,发现人员应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同时迅速将此信息传递给应急小组。 应急小组接到信息后应立即组织进行救援工作。 联络调度人。迁安工程工艺方案(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合水准路线平均长度( km) 水准仪等 级 水准尺 观测次数 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 ( mm) 偶然中误差 M△ 全中误差Mw 与已知点联测 附合或环线 平坦地 山地 177。 2 177。 4 2~ 4 DS1 卡尺 往返测各一次 往返测各一次 177。 8√ L 177。 2√ n 注: L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路线长度(以 km 计); n 为单程地测站数。 竖井开挖测量
手工制作社团计划 手工制作社团活动计划为了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拓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本学期学校特组建兴趣小组,为今后培养人才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本学期手工制作兴趣小组活动计划如下:一、活动目标本学期开设的手工制作兴趣活动为一部分有这方面特长爱好的学生提供一个展示个性才艺的机会和空间,使他们的一技之长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展示,以点带面
2) 安装注意事项 a) 不锈钢孔加工必须保证孔位与设计相符,孔距、孔深度、扩孔质量均符合设计要求。 b) 不锈钢安装必须在操作台完成不锈钢安装,防止击穿孔位石材,控制套管。 c) 扩大程度,检查抗震圈的安装质量,不锈钢挂件与石材连接紧固,力矩检测符合要求。 d) 板材安装控制其平整度、垂直度、分格尺寸、缝宽、高低差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e) 石材调整完后,上排挂钩处用自攻钉固定
一定程 度,开始安装标准提升架。 塔吊以符合实际、安全可行、全部覆盖为原则,迅佳途综合楼施工组织设计 13 着重考虑设置位置。 5. 施工物资准备 施工用的常规物资,如搭建临设组合用房 、 用料、临时办公桌、办公椅,各类施工工具,测量定位仪器、消防器材等,均提前十天进场,并合理分类堆放,派专人看护。 施工用建筑材料视施工阶段进展计划材料进场时间,并均保证提前进场。
㎜ ,每隔 2m 砌筑 240 240砖垛。 底板高度大于 800时砌筑 240 ㎜厚防水保护墙。 保护墙 砌筑高度为底板高度加 60mm,在浇筑基础底板混凝土前应将保护墙外的肥槽回填到基础底板上皮标高。 基础底板外侧外墙导墙、反梁、电梯基坑模 板均为吊帮支模, 面板采用 15厚覆膜多层板 , 模板次龙骨间距 300mm, 模板用 100mm 100mm木方做立龙骨加固,间距 300mm。
做法 梁的做法 200600 计算参数 200600 撑及构造参数 楼板厚度 (mm) 120mm 120mm 梁支撑架搭设高度 H(m) 增加梁底承重立杆根数 无 无 梁底立杆沿梁跨度 方向纵距 (m) 板 底立杆横向间距 或排距 (m) 梁两侧立杆间距 (m) 脚手架步距 (m) m 水平剪刀撑步距 (m) 梁底大楞下方支撑钢管 双 钢管 双 钢管 连接方式 : 顶托 顶托 板参数 面板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