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甘草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长习性甘草,别名甜草根、红甘草、粉草。 为豆科植物。 以根和根状茎入药。 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补脾益气调和诸药作用。 甘草多生长于北温带地区,海拔0200 米的平原、山区或河谷。 土壤多为砂质土。 土壤酸碱度以中性或微碱性为宜。 喜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生态环境。 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地区均适合种植甘草。 0 厘米,则定苗时株距保持 米20 厘米即可。 利出苗和幼苗生长。 具体灌溉应视土壤类型和盐碱度而定:砂性无盐碱或微盐碱土壤,播种后即可灌水;土壤黏重或盐碱较重,应在播种前浇水,栽培甘草的关键是保苗,一般植株长成后不再浇水。 其在幼苗期要及时除草,从第二年起甘草根开始生长,杂草很难与其竞争,不再需要中耕除草。 厩肥为好。 播种当年可于早春追施磷肥,在冬季封冻前每亩可追施有机肥。 甘草根具有根瘤,有固氮作用,一般不施氮肥。 旱季节易发生红蜘蛛,可用 40%乐果乳油 1000 倍1500 倍液喷治。 采收与加工甘草根深,必须深挖,不可刨断或伤根皮,挖出后去掉残茎、泥土,忌用水洗,趁鲜分出主根和侧根,去掉芦头、毛须、支杈,晒至半干,捆成小把,再晒至全干;也可在春季于甘草茎叶出土前采挖,但秋季采挖质量较好。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