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木耳立体栽培内容摘要:

1、耳立体栽培 近几年,银杏种植由传统的零星栽培,向产业化、集约化的大规模发展,叶用银杏园、丰产园面积逐年增加。 银杏采叶园内间作木耳,木耳子实体呼吸放出二氧化碳补充银杏光合作用所需,银杏光合作用为木耳生长提供充足的氧气。 木耳菌糠还田,培肥地力,促进银杏生长,银杏为木耳生长提供阴凉的气候,两者相得益彰,双获丰收。 的是获得品质优、产量高的叶子,建园时要选择背风向阳,土地肥沃,灌排方便的地块,深翻改土,施足有机肥。 选苗营建银杏采叶园的银杏苗,应选树冠低、分枝多、枝条节间短、叶色深、叶片厚而大、发叶量多、银杏双黄酮类及苦内脂等药效成分含量高的银杏栽培品种,并适宜密植,银杏叶商品价值高,能达到增产增收的建园 2、目的。 定植叶用银杏园(采叶园)园址选定后,精耕细作,按南北走向成行定植,有利于采光、通风。 银杏定植方法采用穴植或沟植,株行距 50厘米100 厘米或40厘米120 厘米。 银杏定植成活率以清明前后叶芽露白时栽植为最高,栽后灌足底水,保墒促苗成活。 管理银杏采叶园主要是收获叶片。 加强地下管理,防治病虫,及时追肥,叶面喷肥,施速效氮肥,是提高银杏叶产量的关键措施。 菌管理栽培木耳的培养基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棉籽壳培养基:棉籽皮85%,麦麸 5%,豆粉 5%,玉米粉 5%,三元复合肥 1%,料水比 1杂木屑培养基:阔叶树木屑 80%,麦麸 15%,豆粉 5%,糖 1%,三元复合肥 1%,生石灰 1%,料 3、水比 15 月份,按培养基的配方拌料,用低压聚乙烯菌袋(规格 12厘米23 厘米米)装料,每袋装料约 150克,常温灭菌 10小时,冷却后在无菌条件下接种木耳生产种,接种后码菌袋成垛,放室内在无菌通风条件下发菌,3040 天即可发满菌。 木耳入园工艺 6月份,银杏采叶园,具有较好遮阴作用,此期透光度小于30%,适宜木耳子实体生长发育,当木耳菌袋全部发透菌时,即安排入园出耳。 00厘米或 120厘米,每行间种两行木耳。 即在银杏行间,各离银杏主干 10厘米处开两行平行的栽植沟,要求沟深 8厘米左右,宽 1015 厘米,沟长同银杏行。 结合银杏园浇水,栽植沟内先灌足底水,待水渗透后,将发透菌的木耳菌块去袋 4、,横向平放在栽植沟内,或两袋纵向平行放置,菌块入沟后覆盖 12 厘米厚的细土,将菌块盖严,然后喷 1次大水,要求喷透。 持环境湿润。 67 月份,温度高、湿度大,适宜木耳生长出耳,此期要求坚持喷水,保证湿度,防治病虫害,不可大水漫灌,要细喷、勤喷。 出耳前,每天喷水 2次:上午 1011 时、下午 23 时;出耳后每天喷水 4次:上午 89 时、1112 时、下午 23 时、56 时;木耳菌块入田后,约需 78 天即可出耳。 出耳后 1520 天耳片变软,即可采收。 采后将木耳揉洗掉沙土,既可鲜食,也可干制成袋销售。 木耳收获后要及时清理菌场(菌渣、杂物),重新喷水出第二茬,共出耳 34 茬。 910 月份银杏采叶前木耳生长即停止,结合秋季中耕将菌糠还田,培肥地力。 获丰收。 据实验统计,每 667平方米银杏叶收入 8600元,木耳总收入 6000元,年总收入 14600余元。 同时,经过木耳菌糠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有益微生物的含量,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由传统单一种植向生态型农业方向发展,是银杏综合经营中又一新尝试。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