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液体菌种栽培杏鲍菇内容摘要:
1、液体菌种培养器生产一批菌种仅需 3 天,是使用固体菌种周期的 1/10。 每罐菌种成本为 195 元,可接 1733 厘米的栽培袋 4000 袋,是使用固体菌种的 1/32。 由于液体菌种具有流动性,因而接入的菌种可流散在不同的部位萌发生长。 接种后 6 小时左右即可看到菌种萌发变白,24小时就可吃料生长,使杂菌没有浸染机会。 在 25的条件下,养菌 18 天即可长满袋,生长期是使用固体菌种的 50%。 配方:杏鲍菇需要较丰富的碳源和氮源,特别是氮源越丰富菌丝生长越好,产量也越高。 配方是:木屑 65%、棉籽壳 10%、麦麸 23%、石膏 1%、石灰 1%。 水分:在栽培杏鲍菇菌丝生长阶段,要求空气相对湿度 2、 60%左右,子实体形成和发育阶段要求相对湿度在 85%子实体发育和生长阶段,水分管理极为重要。 初期菇房相对湿度要保持在 90%左右,而当子实体发育期间和接近采收时,湿度可控制在 85%左右,这样有利于延长子实体的保质期。 不要把水喷到菇体上,特别在气温升高时,容易使子实体发黄,严惩时还会感染杂菌,造成腐烂,影响产量和质量。 温度:杏鲍菇菌丝生长最适宜的温度 25左右,原基形成的最适温度是 10子实体发育的温度因不同菌种而异,一般适温为 15光线:杏鲍菇菌丝生长阶段不需光线,子实体形成和发育需要散射光。 通风:杏鲍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都需要新鲜的空气,但在菌丝生长阶段,瓶(袋)中积累的二氧化碳对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 随着菌丝的生长,培养料中的菌丝排出的二氧化碳逐渐增多,使培养料中二氧化碳浓度上升,能明显地刺激菌丝的生长。 雨天时,子实体生长阶段还要求加大通风量。 当气温上升到18以上时,在增加喷水降低温度的同时必须增加通风,避免高温高湿,造成子实体腐烂。 用液体菌种生产杏鲍菇生物学效益可达 80%头潮菇产量可提高 17%,总产量提高 由于产菇集中,利于市场销售。 此外,液体菌种的应用,使栽培周期缩短,因而可增加栽培批次,提高菇房的利用率,其效益是使用固体菌种所无法比拟的。 专利查询。用液体菌种栽培杏鲍菇
相关推荐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榄树为木犀科木犀榄属亚热带常绿乔木,是古希腊的神圣之物,象征和平、勇敢、胜利。 橄榄树高 6 至 8 米,叶对生,椭圆形或披针形,长 7 至 8 厘米,叶面深绿色,稍有银色皮屑状鳞毛,叶背密布银色皮屑状鳞毛,全缘。 芽为裸芽,圆锥状聚伞型花序,腋生,花小,黄白色,略有香气,花萼钟状,花冠深4 裂。 花期 5 月,果熟 9 至 12 月。 果实为近球形或椭圆形的肉质核果
5 186。 38 186。 32 186。 丙 乙 64 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线 (% ) 青海省地理简图 西宁 甲 乙 丙 A B C ,乙所在地区适宜发展的农业生产是( ) A.水稻种植业 B. 畜牧业 C.小麦 — 牧羊混合农业 D.商品谷物农业 、乙两地能源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石油比乙地丰富 B.乙地水能比甲地丰富 C.甲地太阳能比乙地丰富 D. 乙地太阳能比甲地丰富
________沙漠。 ( 2)图中四条线路沿途能享受到地道的饮食风味,正确的是( ) A.甲路线──湘菜 B.乙路线──粤菜 C.丙路线──川菜 D.丁路线──闽菜 ( 3) A 地属于 __________________气候,虽然降水少,但是在 ________山的山麓地带水分条件较好,沿途的一片狭长地带 ____________,成为了古代“丝绸之路”的一部分,该地能常见的美食是( )
优势。 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利用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毗邻港澳的优越地理位置优势,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故本题选 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 9. 目前,广东中山高新区已成为珠江三角洲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促进其发展的动力主要是( )。 A.优美的环境 B.消费市场 C.原料和燃料 D.科技创新 答案: D 解析:目前,中山高新区已成为珠江三角洲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