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松蔸生产茯苓的经验内容摘要:
1、菌核入药,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多数中药配伍中都要用到茯苓。 但过去茯苓都是用传统的“肉引”栽培法,就是选用个体均匀的小茯苓等作种子,用松材栽培,称之“普窖”。 松材栽茯苓对森林资源破坏性大,而且由于结苓不稳定,100 千克松材只产鲜茯苓 36 千克,有时甚至失败。 自 1994 年起,新邵县新港玉竹开发有限公司推广“纯菌种”栽培法,就是以菌丝作种,称为菌引法,利用松蔸、松尾、松枝来栽培茯苓获得成功,既提高了茯苓产量,又提高了松木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经生产实践证明,每100 千克松材可产鲜茯苓土 克,直径 4050 千克以上的松蔸可产鲜茯苓 3050 千克,有的高达 100200 千克,经济效益很显著。 2、苓场选择应选择排水性好、向阳的沙质土壤,坡地以 1520、生荒坡为最佳。 备料方法选择新鲜无腐烂的松树蔸、砍松干留下的松尾和松枝做栽培茯苓的培养料。 备料时间选择在当年冬至翌年清明前后,最迟不能超过谷雨节。 先将场地树蔸周围杂草、小杂树、腐植层清除干净,削去树蔸地上部的粗皮,保留韧皮,再将树根四周刨开,亮出根来。 根离土层 米,根长 米处砍断,断距 米左右,留主根不要砍,每个蔸留根 46 根左右,每条根都要“削皮留筋”,让它曝晒干燥,如果隔年砍伐的松树或松蔸,如表皮已腐朽的,必须将腐朽的部分削掉。 松枝、松尾截成 长,削皮留筋,大小分开堆成井字形,地底层高地 15 厘米高,促使松材干燥,可作普窖栽种也可 3、作蔸的填料,能提高产量。 引木准备:在备料的同时,选用小仔松树或松尾,削去粗皮,截成 20 厘米长,劈成两半,晒干备用,千万不要霉变。 整理场地不管蔸窖还是普窖,场地都要消除杂草和小树根,地要挖得深,土要整得碎,要达到土壤疏松、细碎,便于通气、排水、保湿,周围要挖好排水沟。 预防白蚁白蚁是为害茯苓生产的大敌,必须要做到提前预防,勤检查才能达到防治的效果。 可以在整地时撒一些枯粉、柴油、煤油加河沙拌匀撒在场地,挖地时一起翻在地底下,可以把场内白蚁赶跑,也使场外白蚁不能进场地;可在苓场周围挖一些防蚁沟,沟内放一些腐质木料或腐质物加白糖水诱集白蚁到沟内时,再施白蚁药使其中毒相互传染而死亡,必须做到勤检查,一 4、旦发现白蚁马上施药根治。 适时下种一般在 4 月中旬6 月中旬,最早也要待平均气温达到 15以上才能下种,最迟不能超过 7 月底。 抢晴天下种:下种时先选定树蔸上方下种处开一条新口子,引木放在地底层靠紧下种部位,将木条菌种紧贴在树蔸和根部上,再把引木压紧,然后盖上一些松针,再盖上泥上。 一个树蔸最好选 34 个部位下种(下种量按松蔸直径 17米下种 500 克菌种计算)。 普窖下种,材料处理与备料时间和蔸窖相同,按松材、材料直径大小分开。 下种前 3 天要检查苓场有没有白蚁,如有要立即喷药杀蚁,然后再把松材搬入苓场。 窖厢要顺坡开挖,要做到深挖浅种。 窖厢根据菌材大小开,窖距 4050 厘米,两窖为一厢,厢 5、距 7080 厘米,便于检查培土管理。 先将菌材一头顶部接种处开一条新口子,下种处选择在坡上方,23 筒并放,间空处都要用引木填好,然后把菌种紧靠在新口处,再用引木盖好,接着覆土盖好下种处,一般底层放 23 筒或捆,上层放 12 筒或捆,每窖下种量为 500 克。 要是检查传引发菌和有无白蚁危害,还有土层的干湿等情况。 下种 7 天后要经常检查传引发菌情况和干湿度。 第一次检查时先扒开下种部位泥土,见菌丝呈绒毛状白色,菌丝上有水珠,并向菌材上延伸,表明菌材和泥土湿度过大,要扒开部分泥土,晒 12 个天太阳促使干去多余水分和增温通气。 如菌丝萌发微弱,下种处过于干燥,表明干湿度达不到,需加厚土层,增加湿度 6、,促使其生长良好。 如在检查时菌种没有成活或发现菌种有污染,要及时取出已坏菌种,把土扒开进行曝晒,并用酒精或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处理,重新另选一处开新口子补种。 补种后,每隔 710 天再检查是否补种成活,再经常检查菌丝生长情况。 根据菌丝的传引速度进行培土,一定要管理好茯苓菌丝的生长阶段,要做到窖窖上引。 下种 5060 天后,要扒开窖底检查,见菌丝已传到头,部分菌丝已长入松材内部,在松材表面菌丝有褐色状条菌索,证明茯苓菌丝生长发育正常。 传引期的管理是关系到整个茯苓生长的成败。 结苓管理菌丝在正常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下种后 6070 天就开始结苓,这时表土有部分裂纹出现,表明已结茯苓并生长正常。 此时茯 7、苓生长很快,要及时培土加盖裂纹结苓处,防止茯苓长出土面腐烂表皮和影响产量。 结苓后还要经常进行松土。 松土时要注意不伤动茯苓和木质交结处,以防破坏营养带,影响茯苓的正常生长,只能松动窖底下层的土,培土的好坏对提高茯苓产量和质量是关键。 及时采收茯苓从下种后,在恒温恒湿的环境条件,下种后 67 个月,一般情况为 1011 个月,茯苓陆续成熟。 此时窖面不再发生裂纹出现,扒开土层检查菌核表皮没有新的白色裂纹,表皮呈棕褐色,松木质由蛋黄色呈棕红色,手能捏碎,表明茯苓已成熟,应及时采收。 因结苓有早有迟,一定要成熟一批采收一批。 采收第一、二批茯苓时不要翻动菌材,在采收时要轻挖细收,不要挖伤商品茯苓,也不要挖伤未成熟的茯苓,以免影响下批产量和品质。 粗度为 4050厘米以上的树蔸可连续采收茯苓 2 年。 专利查询。用松蔸生产茯苓的经验
相关推荐
总产量的( )集中在淮河以北的北主盐区。 A. 85% B. 95% C. 75% D. 60% 4. 我国海水养殖产量占海洋水产品产量的( )以上 A. 1/3 B. 1/4 C. 2/3 D. 3/5 5. 我国沿海的大陆架上天然器储量为( ) A. 500亿立方米 B. 490亿立方米 C. 480亿立方米 D. 470
:( ) A.美国人 B.英国人 C.法国人 D.德国人 6.美国下列各组工业品产量均居世界首位的是:( ) A.水泥、合成橡胶 B.载重汽车、发电量 C.小汽车、轮胎 D.煤炭、新闻纸 二、双项选择题 1.关于苏必利尔湖的叙述,正确的有:
(5)读图丙,在地形坡度 5176。 〜 25176。 范围内,随着坡度的增大,水土流失面积比例 ______。 为沿江省(市、区)治理水土流失提一条合理建议 :___________。 5“长江中下游平原工业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 A、 B、 C、 D 所代表的城市中 , _______是长江中游最大的城市。 (2)根据图中的序号在下面填出长江沿江工业地带包括的工业城市名称:
D.该地的降水增加形成涝灾 下图为黄土高原区域简图及高原上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据此回答 6~ 7题。 6.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地形区,按其 平 均 海拔 高 度 从高到低依次排列为 A.④①③② B.④③②① 图3 图3 C.①④③② D.①④②③ 7.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最适宜建窑洞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二、综合题 1.读图 5— 2,完成下列各题
① 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及五大湖区② 德国南部工业区③ 英国北部工业区④ 日本濑户内海太平洋沿岸工业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 ,气候湿润,海洋性显著 ,中间低,中部大平原贯通南北,有利于冷暖气流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