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高产杂交水稻 渝优1号内容摘要:
2、化验该组合为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 2003 年、2004 年由重庆市种子站统一抽样送法定检测单位测定,2003 年结果是品质达国标三级、部标二级优质米标准,综合理化评分 58分,是当年供测品种中品质最好的组合;2004 年结果是品质达到国标二级,仍是当年供测品种中品质最好的组合。 四、主要特征特性渝优 1号属中籼中迟熟杂交稻,其主要性状历年多点平均为:株高 114抽期 124天,比对照汕优 63短 23 天,全生育期 158天,与对照相当;亩有效穗14万左右,穗平着粒 203粒左右,比对照汕优 63多 20余粒,实粒 实率 87%左右,千粒重 组合株型松散适中,叶色深绿,剑叶挺直,分蘖力中等 3、;生长势旺盛,结实率高,千粒重高,抗倒伏,后期转色好;谷粒为长粒型,长宽比 鞘紫色,叶色深绿,稃尖浅紫色,部分小穗有少量顶芒。 五、抗病性该组合在历年的区试和试验示范中,其田间调查无白叶枯病,抗叶瘟,颈瘟无或轻。 2004 年由重庆市种子站统一送涪陵区农科所接种鉴定(生产试验组结果):叶瘟 3级,对照汕优 63为 7级;颈瘟 5级,对照汕优 63为 9级;抗瘟评价为叶瘟抗病,颈瘟中抗,对照汕优 63为叶瘟感病,颈瘟高感,抗性明显好于对照,是优质稻生产试验组别中两个抗性表现最好的组合之一。 六、主要栽培要点1、适宜区域:重庆海拔 800米以下地区作优质稻和一季中稻种植。 2、播种期:一般于 3月上旬播种,深丘及高山地区在 3月中、下旬播种,地膜保温育秧或旱育秧抛秧,稀播匀播,培育多蘖壮秧,亩用种量 1、栽插规格:采用宽行窄株栽插,秧苗 栽 1、2 万窝左右,每窝栽 2粒谷苗,亩有效穗 15万左右。 4、施肥:采用“重底早追”的配方施肥,中等肥力田,亩施氮 10氧化二磷 6化钾 8肥全作底肥,氮肥 70作底肥,30作追肥,钾肥70作底肥,30作拔节肥施用。 5、病虫害防治。 浸种时用种子消毒剂或生石灰消毒,在始穗期用“富士一号”或“三环唑”防治稻瘟病。 按当地植保部门的预测及时防治稻飞虱和螟虫。 专利查询。优质,高产杂交水稻 渝优1号
相关推荐
,大洋 B是。 (2) 俄 罗 斯 是 地 跨 东 、 西 半 球 的 国 家。 根 据 图 中 信 息 说 明 判 断 理 由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图中 C 、 D 两 地 区 相 比 , 地 势 较 高 的 是 地。 E 地 气 候 类 型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候,甲、乙两图符合 E地气候特征的是 _______。
、时装、艺术表演享誉世界的城市是 ( ) 二、综合题 10. 读欧洲西部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 1) A 为 国, 是 一个 (半岛 /岛 ) 国, 本初子午线经过该国; B 为 国 ,该国的首都是。 ( 2)按经济发展水平, A、 B 两国均属于 国家 , 两国工业发达,技术水平 (高、低),在世界工业生产中处于技术和价值的高段位置。 ( 3) 欧洲西部 西临 ,南 临 C。 参考答案
2、,平均亩产 4437 公斤,分别比对照七山占、汕优桂 99 增产 73%;1998 年续试平均亩产45987 公斤,分别比对照七山占、汕优桂 99 增产 185、1443;199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 斤,分别比对照汕优 63 汕优桂 99 增产1154、栽培要点:每亩秧田播种量 10125 公斤。 作早造秧龄为 30 天左右,作晚稻秧龄为 1618 天。 一般每亩插 2 万穴,基本苗 42
2、角质。 成熟期比豫麦 49 号早 2。 长相清秀,幼苗茁壮,抗寒性较好,分蘖力强,成穗多;春季起身快,拔节早;穗层整齐。 2、综合抗逆力强:高抗条锈病,中抗叶锈病,苗期病害轻。 轻感赤霉病、叶锈。 白粉病、纹枯病正常年份轻。 在选育和大面积示范中,虽经历了条锈病大发生年份,各点田间均表现抗病。 抗干热风叶枯病,株高适中(70茎秆弹性好,抗倒伏;后期灌浆快,落黄好,成熟早。 3
(4)十万吨大米从武汉运往广州,选择哪种交通运输方式最合理。 说明理由。 (如图 6),你能按图示内容说明南方地区的特征吗。 (1)民居屋顶坡度 ______(大、小),墙体 ________(高、矮)。 (2)南方多 ______(水田、旱地),以种植 _______、 _________等为 主,一年______熟或一年 _____熟。 (3)_______仍然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工具。
2、0250 克,百仁重 100克左右,果壳薄、出米率 77%脂肪含量 油酸/合食品加工和出口要求。 该品种抗枯萎病,耐病毒病,中抗叶斑病,抗旱、耐涝性强,种子休眠性较强,适应范围广、稳产性好。 20002001 年山东省大花生新品种区试,平均亩产荚果 克、克,分别比鲁花 11 号增产 居参试品种第一位;2002 年全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荚果 克、籽仁 克,分别比鲁花 11 号增产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