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弱筋专用小麦保优节本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2、麦 2 号种植,沿淮麦区可选用皖麦 48 号。 2 子精选要想取得高产,必须在播种前精选种子。 尽量选用色泽和形状一致、符合该品种特性、成熟度好、饱满的健籽,拣除嫩籽、病籽、破籽、虫蛀籽等劣质种子,以利于一播全苗和培育壮苗。 种于小麦播种前 1015d,选择晴好天气连续晒种 23d。 这不仅可以增强种皮的透水性和氧气的渗透性,而且可以杀死部分附着在种子表面的病菌,有利于减轻苗期病虫害。 子包衣是指在加工精选的基础上,应用机械的方法,将小麦种衣剂包裹在种子表面的一种技术。 小麦专用种衣剂不仅含有一定量的杀菌和杀虫剂,而且还含有一定量的微肥和生长调节剂。 种子包衣有利于综合防治病虫害和培育壮苗,提倡播前对种子进 3、行包衣处理。 针对当地病虫害发生和危害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包衣剂,统一进行包衣。 剂浸种如果没有包衣设备和条件,则应根据当地常年病虫害的发生特点,选购适宜的药剂,进行药剂拌种。 防治蛴螬、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使用50%辛硫磷按种子量的 种;防治根腐病、纹枯病等土壤病害用 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 种,也可用 40%种;在小麦病虫混发区,可采用小麦专用拌种剂和多功能拌种剂按种子量的 种。 用药剂拌种后,应将种子在 48h 内播完,不可隔夜再播,以防药剂烧种或麦苗畸变。 3 整地播种 地施肥小麦要达到高产稳产,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 要做到早收秋、早腾茬。 整地前,每公顷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4、30t、纯氮120150氧化二磷 6075化钾 90120地要达到深松浅翻、整平耙细的标准。 深松标准为 2025翻为 1517使土碎平整、肥土充分混合,地块深耕后,要及时开展耙压整地作业,做到耙细耙透、上松下实,沟直厢平,以利后续的播种作业。 期播种在沿江、江淮等弱筋小麦主产区,适宜的播种时间为 10 月下旬。 播前浇好底墒水,每公顷浇水 675750 立方米,以保证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最大持水量的 70%85%。 推广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 基本苗以每公顷 300 万株为宜,通常每公顷播种量为 35种方式可采用机械条播。 播种机要经过预先调试,保证性能良好,调整好播种量后进行播种。 行距为2023种深度为 6、水乳剂 11251500行茎叶处理,防治禾本科杂草;防治阔叶杂草,可以在小麦 24 叶期,每公顷用 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 225g 对水喷雾。 对于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混生的麦田,可用 50%华星麦保可湿性粉剂或 48%的百草敌水剂对水喷施杂草叶片,进行防除。 育壮苗。 对长势偏弱的田块,早施分蘖肥。 时冬灌。 浇冬水有利于保证麦苗安全越冬,为来年小麦及时返青生长提供良好的墒情。 应根据冬前的降水情况,适时进行冬灌,冬灌时间以平均温度为 03时为宜,浇水 675750 立方米/公顷。 浇过水的麦田,应在越冬时及时镇压,以防麦田裂缝、根受冻死苗,减轻冻害。 季管理春季管理主要是指从小麦返青期到挑旗期的管理。 这 7、段时间是弱筋小麦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田间管理的主攻目标是在冬季管理的基础上,因苗、因地、因时管理,促控结合,巩固有效分蘖,保证穗数,培育壮秆大穗,并为增加穗粒重奠定基础。 沟排水。 第 2 年春天要及时清理田沟,保持田内田外沟沟相通,能排能灌。 遇涝要及时排涝,做到雨住田干;如果田间干旱,要结合追肥及时浇水抗旱。 耕除草。 在小麦返青至拔节期间,结合施肥、灌溉、培土等适时进行中耕,中耕深度一般为 35于麦苗较多,长势较旺的麦田,可以深锄7100m。 学调控。 在小麦返青后拔节前,对群体较大、分蘖较多的麦田,用壮丰安进行化控。 每公顷用壮丰安 450600水 375450行叶面喷施,喷洒要均匀,以达到化 8、控降秆防倒伏的目的。 施拔节肥。 追肥时间一般掌握在群体叶色褪淡、分蘖高峰已过、基部第 1 节间定长时施用。 对于群体偏小、苗情偏弱、茎蘖数不足的地块,可适当提早施用拔节肥;对于群体偏大、苗情偏旺的地块,可适当延迟到拔节后期进行施肥。 施肥量为每公顷用尿素 50与浇水结合进行。 虫害防治。 防治纹枯病,可在小麦返青拔节期,当平均病株率为10%15%时,用 5%井岗霉素按 22503000顷的量,对水 900雾防治。 防治麦蜘蛛,可在小麦返青后,当上部叶片 20%面积有白色斑点时,用 50%马拉硫磷 2000 倍液喷雾。 期管理春季管理之后直到成熟,是小麦的后期管理阶段。 这段时间田间管理的目标是争取多成穗、穗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