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强筋小麦无公害保优节本增效栽培技术探讨内容摘要:

2、要求有良好的茬口。 要求在合理轮作基础上,选用未使用长残留农药的前茬。 一般以油菜、豆科类作物茬口最好,玉米茬口次之,谷子茬口较差。 2 确定土质对强筋小麦而言,棕壤土质较好,沙姜黑土次之,潮土较差;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小麦营养和加工品质较好。 因此,应当在棕壤土、砂姜黑土地块发展种植优质强筋小麦。 而在潮土和风砂土区域内,最好不要盲目发展优质强筋小麦。 3 施足底肥严格按照生产绿色食品的肥料施用准则施用化肥,确保优质强筋小麦生产符合 A 级绿色食品要求。 就目前施肥水平和状况,应该遵循的施肥原则是,稳N 固 P 配 K 增粗补微。 一般中高肥地块,基肥与追肥比例为 73,高肥地块,基肥与追肥比例为 55。 在 3、推广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基础上,应底施有机肥 顷;碳酸氢铵 1200顷或尿素 450顷,过磷酸钙 750900顷或磷酸二铵 300顷,硫酸钾 180270顷,硫酸锌 15顷。 并实行分层施肥:N 肥、K 肥、锌肥掩底,磷肥撒垡头(磷肥与钾肥不能混施)。 4 用对品种从日前河南省品种利用情况来看,豫北地区在中早茬地,高肥水地块应选用新麦 18,中肥水地块应选用藁 8901、济麦 20、高优 503,旱薄丘陵地块可选用小偃 54;在晚茬地可选用豫麦 34。 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 5 精细播种据研究,播期偏晚、播量偏大时利于蛋白质积累,不利于产量形成。 因此,为兼顾优质、高产,一般播 4、期以适播期下限,播量以适播量上限为宜。 具体说来,半冬性品种在 10 月 10 日左右播种,播量控制在 顷左右;半春性品种在 10 月 15 日前后播种,播量控制在 150顷上下。 在此基础上,足墒下种,力争做到一播全苗。 6 节水灌溉降水量和土壤含水量试验结果表明,冬前降水量多或土壤含水量较高会抑制小麦蛋白质的形成。 因此,如果冬前土壤不是太旱,一般不浇越冬水。 但也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如果土壤含水量太低,也应适当浇越冬水,以保证麦苗安全越冬;浇过越冬水后,在返青期和起身期一般不再浇水;拔节期至孕穗期是小麦需肥水高峰期,对提高小麦蛋白质含量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此期应配合施肥浇海量专业种植技术就是农业致富的 6、间已经定长,施用肥水对第 1 节间仅起增粗作用而不起伸长作用。 这样,不仅不会使植株增高,降低抗倒性,反而会因第 1节间的增粗而提高植株的抗倒伏能力。 还有人担心,此期追肥会造成贪青晚熟,这种担心也大可不必。 过去,产量水平较低,籽粒吸收氮素能力有限,致使大量氮素积聚在叶片,不能向籽粒转移,从而导致贪青晚熟现象。 但近年来,产量水平大大提高,籽粒总库容增大,吸收氮素能力增强,叶片中一般不会沉积过量氮素。 因此,贪青晚熟的顾虑可以打消。 拔节肥施过之后,为满足后期蛋白质合成的需要,可在扬花期叶面喷施 3%尿素与 1%的磷酸二氢钾混合液。 8 化控调节对于植株较高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种如藁 8901、济麦 20、高 7、优 503 等,应注意在拔节期(3 月上中旬)喷施壮丰安,以便缩短节间,降低重心,壮秆促穗防倒伏。 扬花后 510d,喷施 优素和磷酸二氢钾,改善籽粒商品外观,增加产量,提高品质。 9 去杂保纯植株整齐一致是强筋小麦品质性状稳定遗传的形态基础和质量的保证。 因此,抽穗后扬花前(4 月中下旬)要清除田间杂株,连根拔起,不留后患。 10 防治病虫应选用安全、无(低)残留农药防治小麦病虫害。 严格按照生产绿色食品的农药使用准则执行,确保符合 A 级绿色食品标准。 一般,拔节前(2 月下旬至 3 月初)据田间发病状况,及时喷洒禾果利或粉锈宁或井冈霉素防治纹枯病;4 月中下旬用粉锈宁防治白粉病、锈病,用抗蚜威防治蚜虫;扬花期(4 月下旬)用多菌灵防治赤霉病;灌浆期用烯唑醇或多菌灵防治黑胚病。 11 适时收获据研究,在蜡熟末期收获,籽粒的千粒重最高,籽粒的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也最优。 用联合收割机收割,应在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及时进行。 12 单收单贮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混收、混贮的不良习惯。 混收、混贮的结果是什么食品都能作,但什么食品都作不好。 因此,为确保优质强筋小麦质量,必须做到单收、单贮。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