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水稻主要病虫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内容摘要:

2、一代二化螟、三化螟卵孵高峰期,苗稻瘟发生期,也常有稻象甲等其他病虫害虫发生。 7 月上中旬为二代三化螟卵孵高峰期,也是二代稻纵卷叶螟低龄幼虫高峰期,白背飞虱若虫高峰期和纹枯病始发期。 7 月下旬为二代二化螟卵孵高峰期,也是三代稻纵卷叶螟低龄幼虫高峰期,褐飞虱若虫高峰期和纹枯病盛发期。 8 月上中旬水稻破口期,常常巧遇三代三化螟卵孵高峰期,也是纹枯发病高峰期和稻曲病、穗稻瘟发生的关键时期n 但不同地区间病虫发生早迟和轻重有一定差异。 二、综合防治技术采取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相配套,主治与兼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 个地区应选用一种优质水稻品种,使水稻分蘖和抽穗整齐,从而缩短水稻最易受害生育期与蚁螟为害期相吻 3、合的时间。 适当调整播、栽期,使水稻危险生育期避开三代三化螟的为害期,从而减轻螟害。 适当稀植、平衡施肥,使水稻生长健壮、整齐,提高植株抗病虫能力。 科学管水,水稻生长前期浅水勤灌,分蘖末期及时、适度搁田,后期干干湿湿,恶化病虫发生的生态环境。 合近几年的防治实践,总结出了“狠抓两头,巧治中间”的药剂防治策略,即育苗前狠抓恶苗病及其他种传病害的种子处理以及秧田期一代螟虫的防治,后期认真防治三代三化螟、纹枯病、稻曲病,对生长中期发生的病虫害,根据当年发生情况,突出重点,主兼结合,最大限度地控制危害。 种子处理。 用 25%使百克 水 80稻种 5 60h,浸后不清洗直接催芽落谷,可有效预防恶苗病和稻瘟病的发 4、生,对发生条纹叶枯病等病毒病的地区,再加 10%吡虫啉 g,可兼治叶蝉、灰飞虱,预防条纹叶枯病等病毒病。 秧田期防治。 时间在 5 月末 556 月初,秧苗移栽前 35d(早稻和早栽油菜茬田应在大田施药)主攻一代二化螟,兼治一代三化螟和大螟等,农药品种可选择 闲(高渗三唑磷)、螟休(阿维三唑)等杀螟药剂,对发生苗稻瘟的田块,再加 25%使百克进行防治。 此代防治的好坏关系到全年的水稻螟虫发生为害程度,秧田期用药不仅是防治一代的最佳时期,而且能节约成本,减少劳动量,提高效益。 此时正是“三抢”季节,很容易被农民忽视。 大田防治。 重点抓好三次防治。 第一次,时间大体在 7 月上中旬,主治二代三化螟、稻纵卷叶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