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某市排水工程规划及污水处理厂(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污泥固体负荷采用 20~ 30kg/( m2 d)。 浓缩后的污泥含水率可到 %左右。 当为初次沉淀污泥及新鲜活性污泥的混合污泥时, 其进泥的含水率,污泥固体负荷及浓缩后的污泥含水率,可按二种污泥的比例效应进行计算。 浓缩池的有效水深一般采用 4m,当为竖流式污泥浓缩池时,其水深按沉淀部分的上升流速一般不大于。 浓缩池的容积并应按浓缩 10~ 16h进行核算,不宜过长。 ( 2)连续式污泥浓缩池,一般采用圆形竖流或辐流沉淀池的形式。 污泥室容积,应根据排泥方法和两次排泥间隔时间而定,当采用定期排泥时,两次排泥间隔一般可采用 8h。 浓缩池较小时可采用竖流式浓缩池,一般不设刮泥机,污泥室的截锥体斜壁与水平面所形成的角度,应不小于 50176。 ,中 心管按污泥流量计算。 沉淀区按浓缩分离出来的污水流量进行设计。 辐流式污泥浓缩池的池底坡度,当采用刮泥机时可采用 ,当采用吸泥机时可采用。 ( 3)浓缩池的上清液,应重新回流到处沉池前进行处理。 污泥浓缩池一般均散发臭气,必要时应考虑防臭或脱臭措施。 其他设计数据可参用沉淀池有关规定。 [5] 消化池 污泥厌氧 消化,是为了使污泥中的有机物质,变为稳定的腐殖质,同时可以减少污泥的体积(约 60~ 70%),并改善污泥的性质,使之易于脱水,破坏和控制致病得生物,并获得有用的副产物如沼气 等,主要的厌气消化处理构筑物,就是消化池。 这是一种人工处理污泥的构筑物,在处理过程中加热搅拌,保持泥温,达到使污泥加速消化分解的目的。 消化池的形式由龟甲形、圆柱形和椭圆形三种,一般多采用圆柱形。 沈阳建筑大学毕业设计 13 消化池一般规定:( 1)分级消化:目前常采用的是二级消化,消化过程分在两池串联进行。 在一级消化池中,设有集气、加热、搅拌等设备,不排除上清液。 污泥中有机物的分解主要是在一级消化池完成,在此期间产气最活跃。 在二级消化池中设有集气设备,及撇除上清液装置,但不再加热和搅拌,污泥在二级消化池中最后完成消化,全部消化过程产生的 上清液都由二级消化池排除。 由于没有搅拌,上清液带出的固体物很少,同时污泥在此池可进行贮存,浓缩,排出的消化污泥含水率较低。 二级消化比较单级消化的总池容可减少,上清液含固量较少,总耗热量也可减少,有条件时宜考虑采用。 ( 2)池内温度和消化天数:中温消化最佳温度为 34℃ ,控制温度 33 ~ 35℃ ,其消化停留天数根据进泥的含水率,及要求有机物分解的程度而确定,一般为 25~ 30d,即总投配率为 3~4%。 当采用两极消化时,一级消化池与二级消化池的停留天数的比值,可采用 1: 2:1或 3: 2。 ( 3)消化池的清扫:为了维持消 化池的设计容积,设计中应包括定期清扫砂子的设备。 应能临时将砂子以上的污泥抽送到另一座消化池,或其他贮存设备中,借助高压水冲洗池底的砂子,用泵抽空,进行处置。 冲洗水的压力应大于 7kg/cm2。 [5] 附属构筑物 附属构筑物的一般规定 ( 1)接触池 为进一步处理污水,需在排放前进行加氯消毒,其过程在接触池中进行。 设计接触时间为 30min。 ( 2)贮泥池 污泥投配池,至少设置两个,其容积可依据来泥量及投配的方式确定,一般为 12h的贮泥量。 池中应设置液位指示仪,以便控制初沉池污泥和活性污泥的配比,即进 入消化吃得透配量。 ( 3)沼气罐 污泥消化池产生的沼气,会有大量的甲烷,一般应充分考虑进行收集,贮存和利用。 产生的沼气量为 8~ 12倍污泥量。 ( 4)计量设施 准确掌握污水厂所处理的污水流量,对提高工作效率和运行管理水平非常必要。 污水处理厂总处理水量的计量设施,一般安装在沉砂池与初沉池之间或设在总出水管道上。 有条件时,应对各处理构筑物分别进行计量,但这样会增加水头损失。 [2] 沈阳建筑大学毕业设计 14 第五章 排水管网电算 雨水电算 确定暴雨公式为: )8( )(190 0  t pq (51) 20 mtmt  (52) q— 设计暴雨强度( L/s ha) p— 设计重现期( a)。 t— 降雨历时( min)。 m— 折减系数,管道采用 2,明渠采用 ,陡坡地区管道采用 — 2; 取参数 p=1 ,t 101 , , 0m =10 , m=2 ,  则: 0 0 . 8 0 . 8221 9 0 0 ( 1 0 . 6 6 l g 1 ) 9 5 00 . 5 ( 1 8 8 ) ( 1 8 8 )qq tt     电算结果见附录 三 : 表(一) 污水电算 电算结果 见附录 三 : 表(二) 方案比较 方案一:由于城市地形西北高,东南低,所以污 水厂及出水口设在城市东南部,使所有污水尽量靠重力排出。 Ⅰ区的 局部交通复杂地区的干管汇交后接入主干管排出,主干管平行于河流布置,干管垂直于河流布置,有一处管线穿越铁路。 (见附录 三 :图 1) 方案二:污水厂及出水口位置不变, Ⅰ区和Ⅱ区的 局部地区管道布置有变化,主干管平行于河流布置,有一处管线穿越铁路。 (见附录 三 :图 2) 由上述电算数据及结果可知: 第一套总造价: 万元 无泵站 第二套总造价: 万元 无泵站 经过比较,第一套方案只穿一次铁路,容易施工, 造价低,并且埋 深比第二套方案小。 故选择第一套方案。 通过上机多次调试,各条干管和主干管的埋深都符合要求。 沈阳建筑大学毕业设计 15 第六章 污水处理厂工艺计算 格栅工艺计算 设计流量: maxQ = m3/s,设计中选择两组格栅, N=2 组,每组格栅单独设置。 ( 1)栅条的间隙数 设栅前水深 h=,过栅流速 v=, 选用中格栅, 栅条间隙宽度 b=,格栅倾角  =600,则 n= )/(sinm ax bhvQ  ( 6— 1) n— 栅格间隙数; n= 01 .9 6 7 sin 6 0 /( 0 .0 2 1 .0 2 0 .9 ) 5 1    个 ( 2)栅槽宽度 B=S(n1)+bn ( 6— 2) S— 格条宽度 ; m, b— 栅条净间隙; 设栅条宽度 S= B=S(n1)+bn=(511)+ 51= 则取 B=1600mm, [5]表 31 图 61格栅计算图 ( 3)进水渠道渐宽部分的长度 设进水渠道内的流速为 ,渐宽部分展开角 1 =200,B1 = Qmax 2 V B= 121 ( 6— 3) 沈阳建筑大学毕业设计 16 1V — 进水渠道内的流速。 m/s 111 2/)( tgBBl  =()/(2tg200)= ( 4)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 m) 2/12 ll  =( 5)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 gkvbsh 2/s in)/( 2341  ( 6— 4) 1h — 过栅水头损失, m。 g— 重力加速度, k— 系数, 栅格受污物堵塞后,水头损失增大的倍数,一般 k=3。 S— 格条宽度 ; m, v — 过栅流速 ,m/s; 设栅条断面为锐角矩形断面 3,  k gkvbsh 2/s in)/( 2341  = 4 2 030 .0 1 0 .92 .4 2 ( ) s in 6 0 3 0 .10 .0 2 2 9 .8 m     ( 6)栅后槽总高度 设栅前渠道超高 2h = ,栅前糟高 211 hhH  =+= 21 hhhH  =++= ( 7)栅槽总长度 tgHllL 121 =++++( 8)每日产渣量 zkWQW  100086 400 1m ax ( 6— 5) W — 每日栅渣量, m3/d。 W 1— 栅渣量 (m3/1000 m3 污水 ),取 — ; zk — 生活污水流量变化系数; 在格栅间隙 20mm的情况下,设栅渣量为每 1000m3污水产 zkWQW  100086 400 1m ax=86400 因 m3/d m3/d,宜采用机械清渣。 沈阳建筑大学毕业设计 17 平流沉砂池工艺计算 本工程设计采用平流沉砂池。 设计中选 4组平流沉沙池, N=4,每组沉沙池设两格。 ( 1)设计参数 设计流量: 3m a x 19 67 .0 / 1. 96 7 /。 Q L s m s 设计流速: /。 v m s 停流时间: 50。 ts ( 2)沉砂池长度 50 10L vt m    ( 6— 6) ( 3)水流断面面积 2m a x 1 .9 6 7 /( 0 .2 4 ) 2 .4 6QAmv    ( 6— 7) ( 4)池的总宽度 2n 设 计 格 , 每 格 宽 度 b=, 则 B= 8= ( 没 有 考 虑 隔 墙 厚 ) ( 5)有效水深 2 6 /( 2 )    ( 6)贮泥区所需容积 设 T=2d, 城市污水沉砂量 X=30 3 6 3/10mm 则 36686400 8 6 4 0 0 1 . 5 4 6 3 0 2 8 . 0 11 0 1 0Q X TVm     平 均 ( 6— 8) ( 7)每个沉砂斗的容积 设每一个分格有 1 个沉砂斗, 30 8. 01 / 8 1. 0Vm ( 8)沉砂斗各部分尺寸及容积 设斗底宽 ma  ,斗壁与水平面的倾角为 060 ,斗高 339。 h =, 则沉砂斗上口宽为 39。 31002 2 0 . 8 5 0 . 7 1 . 9 46 0 6 0ha a mtg tg      ( 6— 9) 砂斗容积 39。 2230 1 1( 2 2 2 )6hV a aa a   ( 6— 10) 2 2 30 0 . 8 5 ( 2 0 . 7 2 0 . 7 1 . 9 4 2 1 . 9 4 ) 1 . 5 96Vm         沈阳建筑大学毕业设计 18 (符合要求) ( 9)沉砂斗高度 采用机械排砂 ,设计池底坡度为 ,坡向砂斗 沉泥区高度为  39。 3 3 10 .0 6 0 .8 5 0 .0 6 1 0 1 .9 4 1 .4h h l m        ( 10)池子总高度 设超高 1 1 2 30 .3 , 0 .3 1 .4 0 .9 2 .6 0h m H h h h m        初沉池工艺计 算 设计采用辐流式初沉池 ( 1) 沉淀池表面积 设表面负荷 39。 3 23 /( )q m m h [5]表 310 设计中取 n=4座,则 2m a x39。 7 0 8 1 .2 5 9 0 .143QFmnq   ( 6— 11) ( 2) 池子直径 4 4 5 9 0 .1 2 7 .4 1 2 7 .5FD m m     取 ( 6— 12) ( 3) 沉淀部分有效水深 取沉淀时间 t=, [5]表 310 39。 2 3 1 .0 3 .0h q t m。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