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油菜的新品种内容摘要:

2、995连续 3 年种植表现高产稳产,一般亩产 175克。 豫油 4 号(优质 821)系中国农科院油料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中早熟双低甘蓝型冬油菜新品种,1993 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获 1992 年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铜奖,是九五期间国家科技成果推广的新品种。 该品种具有品质优良、抗逆性强、高产稳产和适应性广等特点,种子含油量 42%左右,原种油中芥酸含量 每克饼粕中硫甙含量在 12摩尔。 适宜长江和淮河流域、三熟及两熟制冬油菜区种植。 皖油 10 号(原名 324)。 系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育成的双低甘蓝型半冬性油菜新品种,1994 年通过安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含油量 油中芥酸含量低 3、于 1%,每克菜籽饼含硫甙低于 30 微摩尔,一般亩产 150 千克以上,适宜江淮丘陵地区种植。 皖油 518。 系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甘蓝型品质育种课题组通过复合杂交后代698选系。 1988年通过国家黄淮区试、阜阳地区区试和生产试验,比对照秦油 3 号增产 该品种芥酸含量为 硫甙含量为 摩尔/克,含油量 具有抗寒、抗倒性强、菌核病轻的特点。 1994 年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托阜阳地区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分会审定。 在我省沿淮和淮北地区推广前景广阔。 皖油 6 号(原名 87系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育成的白菜型低硫甙黄籽油菜品种,1992 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含油量 每克菜籽饼含硫甙 摩尔,一般亩产 125 千克,高产田块可达 150 千克,适宜沿淮淮北及江淮分水岭以北干旱地区种植。 目前,在省内外累计推广近千万亩。 皖油 11 号。 (原史 系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育成的白菜型双低油菜新品种,1996 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含油量 芥酸含量 1%左右,每克饼中硫甙含量 摩尔,一般亩产 140 千克左右,适宜江淮分水岭以北易旱地区和沿淮淮北晚茬种植。 目前,在省内外已累计推广 200 多万亩。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