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管理学--生产能力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8小时。 每条生产线的设计生产能力为每小时可生产 120份 , 试计算这 3条生产线 1周的额定生产能力。 额定生产能力 ( 33) 解 : 每条生产线 1周的工作运转时间 = 7天 3班 /天 8小时 /班 = 168小时 /周 计算额定生产能力: Ca=Cd*u*e = 120 3 168 = 43 546份面食 /周 三 . 生产经济规模 最佳运行生产能力 生产经济规模 最佳运行生产能力 是指具有最小单位成本时的生产能力。 当 固定资产一定时 ,它是一条下凸的曲线。 见龚国华 P142 图 71 生产经济规模 经济规模含义 一个工厂的规模扩大时,由于产量的增加会使平均成本降低。 影响经济规模的各种因素 – 非制造成本,如市场营销、研发、管理费用 – 固定建设成本,如设备费用、厂房 – 生产技术专业化,如采用标准化、系列化设计;产品专业化流水生产方式。 但平均单位成本不可能无限制的减小,当生产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时,管理难度增加,系统效率反而会降低,这时企业达到了它的规模经济生产能力。 如 :P149图 71 四、设施的单元化 生产设施单元化是指企业通过缩小生产设施的规模及范围,在保持其柔性的同时,集中精力于优势产品或项目方面,提高生产经营绩效。 五、能力扩大的时间与规模 积极策略 消极策略 中间策略 积极策略,又叫进攻型 T时间 能力 能力闲置 消极策略 又叫保守型 T时间 能力 能力短缺 中间策略 T时间 能力 能力闲置 能力短缺 六、能力计划决策与其它决策之间的关系 能力计划决策与企业竞争重点之间的关系 能力计划决策与设施计划决策之间的关系 能力计划决策与系统日常运行决策之间的关系 七、生产能力扩张途径分析 途径: 直接投资 兼并方式 投资加兼并 合资方式 第二节 生产能力计划的步骤 一、确定对生产设备的需求 € [例 72] 二 . 识别现有生产能力与预计生产需求之间的差距 [例 73] 三 . 制定扩大生产能力备选方案 四 . 扩大生产能力备选方案评价 [例 74] 一、确定对生产设备的需求 ( 41) 未来能力需求的估计方法 根据市场需求预测转换为所需的设备数 : R =∑DiPi+∑( Di/Qi) Si N =工作时数 / 天 * 工作日 /年 (实际)工作时数 H=N( 1Cb) M=R/H 产品 I 的数量 产品 i的 加工时间 产品 i每批 的加工数量 操作准 备时间 一、确定对生产设备的需求 ( 42) [例 72] 生产能力计划 某服务中心提供打印、复印与装订业务 , 其业务需求主要来自 2个顾客 , 为其制作报告资料的复制件。 每种报告资料通常都是分批进行制作 , 制作(包括打印、校对、复制和装订)所需时间取决与每种报告资料的页数。 有关每一顾客的必要信息内容列示在表 74中。 服务中心每年工作 250天 , 均为 8小时工作日。 管理人员认为机器设备的备用生产能力取 15%为最佳 , 问服务中心需要多少台设备为宜 ? 一、确定对生产设备的需求 ( 43) 表 74 信息内容 顾客 A 顾客 B 年需求预测 (制作报告资料种类 ) 50 100 每次批量 (每种报告复制份数 ) 40 60 年需求预测 (总复制份数 ) 2000 6000 制作所需标准时间 (小时 /份 )。生产管理学--生产能力设计(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