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菜是我省主要的经济作物,在生产上单产差距较大,高的产量达到 250 公斤/亩,低的才 3040 公斤/亩。 严格按照高产栽培技术管理油菜,将会获得较理想的产量水平。 1、合理布局,相对集中连片种植油菜种植田要相对连片种植双低油菜品种,这样有利于提高油菜籽品质、有利于提高油菜籽综合经济效益、有利于油菜籽销售。 2、用种与播期选用通过审定的杂交油菜良种,如油研 9 号、油研 10 号、黔油 17、黔油 18 号、贵杂 5 号等。 播种期根据不同品种、不同海拔高度或积温确定,一般在 9 月1020 日左右。 3、育苗按“三精三一”的要求育好苗、管好苗、栽好苗。 精细整地:选择土质疏松肥沃、排灌 2、方便、地势平坦的地块作苗床,播前 10 天整地 23 次。 每分苗床施用有机肥 100150 公斤、普钙 35 公斤、氯化钾12 公斤,泥肥相拌,碎土作厢。 厢宽 4 尺、沟宽 1 尺、沟深 ,反复碎土,厢面平整,呈“鱼脊背”型。 土粒细匀,做到“三上三下”,即上细下粗、上紧下松、上实下虚,浇透清粪水即可播种。 精量播种:经过晒种,盐水选种洗净晾干后,拌适量细土或草木灰,按50%、30%、20%的比例分 3 次均匀播于床土。 精心管理:播种后、出苗前保持床面湿润。 苗床期追肥 12 次,每 50 公斤清粪水加尿素 100200 克轻泼洒苗床。 3 叶期喷施 砂溶液和 50 毫克/公斤烯效唑溶液促矮壮。 1 叶 3、 1 心期及时间苗,疏理窝堆、拥挤苗,3 叶 1 心时定苗,定苗时去杂留纯,去弱留强,去病留健,每平方米苗床留苗 110120 株。 苗龄要控制在 35 天左右。 苗期要及时防治菜青虫、蚜虫,亩用歼灭 10%乳油 10 毫升或阿维菌(虫螨立克)油 20 毫升,对水 50 公斤均匀喷雾植株叶背面,用植病灵 汁 800倍液喷雾防治病毒病。 移栽大田前 7 天内每亩苗床用尿素 5 公斤兑清粪水 1000公斤施 1 次“送嫁肥”,结合施药防治病虫害,栽前 1 天把苗床浇透水,起苗时带土、带药、带肥移栽。 “三一”是指 1 分苗床,播 1 两种子,移栽 1 亩大田。 4、移栽根据不同的土壤肥力、不同品种、不同施肥 4、管理水平,决定油菜种植密度,一般每亩 55008000 株。 土壤肥沃、品种杂交优势强,单株生产力高,以每亩55006500 株为宜,土壤肥力中等田以每亩 60007000 株为宜,土壤肥力较低、单株生产力不是太高的品种以每亩 70008000 株为宜。 5、田间管理移栽后根据不同生育阶段进行肥水管理。 首先要施足底肥。 底肥以有机肥为主,每亩用量要达到 1000 公斤,要加施磷肥、钾肥,每亩施普钙或钙镁磷肥 25 公斤,钾 15 公斤。 其次要施好追肥。 移栽后立即追施活棵肥,亩用清粪水 800 公斤兑尿素 5 公斤、硼肥 斤追施。 开盘期(移栽后 20 天左右)结合中耕,及时施壮苗肥,亩用清粪水 800 5、 公斤加尿素 15 公斤追施,以充分利用冬前的温、光条件快出绿叶、多出绿叶,使单株绿叶数在秋末达到 10 片左右,“冬至”时农业技术全集之植,2 片以上,达到秋发的形态指标。 12 月底结合培土,每亩再用清粪水 500公斤加尿素 5 公斤追施 1 次腊肥。 3 月上旬每亩油菜田用磷酸二氢钾铵 1 公斤兑 50 公斤水叶面喷施。 油菜生长期要随时注意进行田间清沟排溃,后期要摘除植株下部的枯黄叶片作饲料,保持良好的群体通透性能,以利油菜健壮生长发育。 6、病虫害防治苗前期(开盘前)应重点防治蚜虫、菜青虫、潜叶蝇、霜霉病,蕾苔期应重点防治霜霉病,初花期重点防治菌核病,结荚期注意防治蚜虫。 7、成熟收获收获期:终花后 30 天左右,当全株 2/3 的角果呈黄绿色,主花序基部角果呈枇杷色,种皮显黑褐色或黄色,为适宜收获期,即“八成熟、十成收”。 收获方式:根据各地生产习惯,可采取高茬摊放或堆垛后熟均可,砍放后 5 天左右抢晴脱粒。 脱粒:要求做到“四净”,即打净、扬净、筛净、扫净。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