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庄南路道路及附属维修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应先拆除 U型槽排水沟 , 再按原设计砂浆强度砌筑片石,片石表面干净无泥浆等污染物。 修砌后 的挡土墙 断面尺寸、线形坡度 与原挡土墙 保持一至。 修砌 挡土墙 产生的弃土按要求运到指定的弃土场,不 得随意堆弃。 做到尽量少扰动地表、少破坏地表植被;杜绝因人为因素产生和加剧水土流失;施工完毕后,对临时用地予以平整、覆盖。 挡土墙 采用 砂浆 砌筑, 砂浆勾缝。 片石应分层砌筑,宜以 2~ 3 层砌块组成一工作层,每一工作层的水平缝应大致找平。 浆砌石采用铺座浆,其基本要求是平整、稳定、振捣密实和错缝 ,各工序技术要求如下: ①平整:分层砌筑,同一层面要大致砌平,相邻砌石块高差小于 2~ 3cm。 ②稳定:石块安置必须自身稳定,要求大面朝下,适当摇动或敲击,使其平稳。 ③密实:严禁石块直接接触。 片石间预留 4cm 缝,砂 浆、砼振捣要密实。 ④错缝:同一砌筑层内,相邻石块应错缝砌筑,不得存在顺流向通缝。 上下相邻砌筑的石块,也应错缝搭接,避免竖向通缝。 11 拆除坍塌步道后察看坍塌原因,确定原因后,制定相应回填方案,并按原图纸进行施工。 坍塌回填采用人工回填,回填土方 及石灰粉煤灰砂砾混合料压实系数不低于93%.处理完基层后进行步道砖铺设。 施工准备 材料准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根据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对所用材料应进行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场; 步道砖码放时应轻拿轻放码放整齐; 垫砂层及接缝用砂应分别堆放,并 应采取防止雨淋的措施。 定位标定高程及基层复查 根据现况步道定出高程。 应对基层表面进行复查,不符合要求,应进行修整。 砂浆垫层的摊铺 砂浆垫层的虚铺厚度应由设计和试验确定。 根据工程量的大小,摊铺垫层的方法采用刮板法施工。 在已摊铺好的垫层上,不得有任何扰动。 步道砖的铺筑 铺筑步道砖时,不得站在垫砂层上作业,可在刚铺筑的路面砖上垫上,一块大于178。 的木板站在木板上铺筑。 步道砖的接缝宽度应符合标准的要求,铺筑到路边产生不大于 20mm 的缝隙时可适当调整步道砖之间的接缝宽度来弥补,不 宜使用水泥砂浆填补。 步道砖灌缝 步道砖之间的接缝中应采用砂灌满填实,接缝灌砂的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 在路表面均匀撒薄薄一层接缝用砂;用苕帚或板刷等工具将路面上的砂子扫入接缝中;用振动碾压机按本规程第条中所示的方法碾压使砂灌入接缝;接缝灌砂与振压要反复进行,直至接缝灌满填实为止。 步道砖施工完后,面上砂子应清扫干净。 该施工区域边坡土质大部分为全 弱风化砂岩 ,边坡稳定性很差。 经雨水冲刷很容易出现塌方、滑坡等情况。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网格护坡修复拟采取两种措施进行。 高度低于 4m,且塌方不 严重处采用重新刷坡进行网格护坡铺设。 对高度大于 4m 及小于 4m塌方严重无法回填处施做土钉墙护坡。 后附土钉施工图。 12 网格护坡施工 技术准备 1) 认真审核图纸及设计说明。 2) 做好施工技术及安全交底。 3) 网格护坡坡脚基础线、现状路基、网格顶边线放样及高程测量工作完成,网格基础顶高程测量完成。 4) 路缘石及急流槽、流水踏步放样。 网格护坡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 → 测量放样 → 管线探查→ 基础开挖 →支立基础模板→坡脚基础砼浇筑 → 修整边坡→ 网格铺设→回填种植土→质量检查 施工方法 1) 网格坡脚基础开槽 测量放样完成经监理工程师验收通过,并探明施工区域无地下管线后方可进行开槽施工。 开槽施工严格按设计、规范进行,严格控制开槽深度并夯实。 2) 坡脚基础模板支立 基础模板采用木胶板按设计尺寸进行拼装。 模板线形在曲线段时每 5 米放一控制点挂线施工,保证线形顺畅,符合施工要求。 3) 坡脚基础砼浇筑 坡脚基础砼浇筑采用 C20混凝土,施工时选用 30 振捣棒振捣密实,顶面用光抹压光。 4)修整边坡 待基础砼达设计强度后进行边坡修整,测量挂线后用人工进行削坡,局部比较厚的地方用挖掘机进行施工,不得超挖,施工过程中预留 10cm 厚人工进行修整,保证坡面压实度符合设计要求,用自制坡度尺进行坡度控制,保证成型坡度符合设计要求。 5)网格护砌 施工过程中直线段每 10米挂两条横向固定标线、曲线段每 5米挂两条横向固定标线,坡脚纵向挂两条活动线进行坡度及平整度控制,先在两个急流槽之间从底部进行整体护砌, 24 层后再分段拉线施工。 6)网格护砌的稳定性 为了保证网格整体的稳定性,集成网格必须与基础紧贴,护砌到现状路床面停 止施工,待路肩施工中上坡角与网格紧贴后,向下继续网格护砌与路床面的网格相接,把两 13 次护砌产生的楔形块留在中间。 7)网格与急流槽顺接 为了保证急流槽与网格紧贴,网格施工前应先排实物大样,网格一端紧贴急流槽,另一端如果没有紧贴急流槽,可将急流槽位置适当垂直坡面移动,使网格与急流槽紧贴,保证此处密实。 8)网格铺砌完成,统一铺砌路基边缘石。 路肩边缘石底部使用素土夯实成形,挂线码放路基边缘石,用橡皮锤打至平稳牢固,顶面平整,缝宽均匀,线条直顺。 要求网格与路肩边缘石接缝紧密,局部有缝隙的部分使用水泥沙浆或低标号混凝土 进行填充处理。 9) 铺砌路肩边缘石时,要随时对顶面及侧面进行校测,要做到直线直顺、曲线圆顺,否则及时修整。 10) 坡角砌石:将槽底清理至实底,使用 水泥砂浆砌筑片石,砌石基础高度45cm,底宽 75cm。 采用搅拌机拌和,严格按照砂浆配比进行搅拌。 11) 砌石完成后,在砌石顶面浇筑 C25 混凝土,厚度 15cm。 混凝土浇注过程中要求进行适当振捣处理,坡角内侧混凝土做成与边坡垂直的斜面。 12) 根据测量人员放线使用人工进行二次边坡挂线清理,采用网格砖护坡自下往上铺砌,铺砌过程中要求挂线施工。 13) 铺砌网格砖 ,整体线形顺直,网格之间接缝平整密实。 网格底部要求进行适当夯实处理,不得出现局部悬空现象。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砂浆强度( MPa) 合格标准内 按 JTGF801120xx 附录 D 或 F 检查 2 顶面高程( mm) 177。 50 水准仪: 50m 检查 3 点,不足 50m检查 2点 3 表面平整度( mm) 30 2m 直尺:锥坡检查 3处,护坡每 50m检查3 点 4 坡度( mm) 不陡于设计值 坡度尺量:每 50m 检查 3点 5 厚度( mm) 不小于设计值 尺量:每 100m检查 3处 6 底面高程( mm) 177。 50 水准仪:每 50m 检查 3处 7 网眼尺寸( mm) 177。 100 尺量: 50m 检查 3点,不足 50m 检查 2 点 8 边棱直顺度( mm) 177。 30 网眼边长直尺量:每 50m 检查 3处 14 9 嵌入度( mm) 177。 50 尺量外露部分:每 50m 检查 3 处 外观检查: 表面平整、无垂直通缝; 勾缝平顺,无脱落现象 泄水孔坡度向外,无堵塞现象 沉降缝整齐垂直,上下贯通 土钉墙施工 土钉墙支护施工先将塌方边坡进行整修, 整修尺寸 ,土钉墙支护与两侧网格护坡顺接 1m。 土钉为 5m 长Φ 18螺纹钢筋,土钉钻孔为φ 100,与水平夹角 15176。 ,间距 2m 2m,成孔采用人工或机械成孔,成孔时如遇地下引桥桥桩可适当调整钻孔位置(调整范围不大于 30cm), UBH3型注浆泵进行充填式注浆。 钢筋网现场点焊成型,网片为φ 6@150,喷射混凝土面层为 100mmC20 早强混凝土。 土钉墙施工工艺流程 如下图 : 土钉墙施工工艺流程图 边坡喷射混凝土采用潮喷工艺 工艺流程如下图 : 潮喷工艺流程图 人工修整开挖边坡 设置加固筋 安设钢筋网 第二层喷射混凝土 第一层喷射混凝土 测放土钉位置 钻 孔 注浆 安放土钉及注浆管 土钉制作 细骨料 粗骨料 水 泥 搅拌机 速凝剂 压缩空气 喷射机 喷 头 水 水 受喷面 15 土钉墙施工方法 1)边坡修整:采用人工配合机械修整,为确保喷射面层的平整,此工序必须挂线定位。 2)定位放线:按设计图纸由测量人员用Φ 8长 30cm 的钢筋钉入每一个土钉的位置。 3)成孔:根据地质情况,采用人工洛阳铲或锚杆机进行成孔。 成孔后进行清孔检查,并及时安设土钉钢筋并注浆。 4)土钉主筋制作及安放:主筋按设计长度加 20cm 下料,与压筋焊接在一 起,注浆管离孔底。 5)造浆及注浆:采用搅拌机造浆,应严格控制水灰比 W/C=,注浆采用注浆泵进行两次注浆法,第一次注浆压力为 ~ , 第二次注浆压力不小于 ,注浆时,将导管缓慢均匀拔出,但导管口应始终处于孔中浆体表面之下,保证孔中气体能全部排出。 6)挂网及焊接拉结筋:钢筋网片用插入土中的钢筋固定 ,它与坡面土之间用 3~ 4㎝的垫块支垫,钢筋网片的制作必须是点焊,搭接时上下左右一根对一根点焊搭接 ,其焊接长度应大于 30d,钢筋网片借助与拉接筋和土钉钢筋焊接成一体。 7)喷 射砼:喷射砼可根据地层情况“先锚后喷”或“先喷后锚” (土质松散时 ),喷射作业时 ,空压机风量不宜小于 9㎡ /min,气压 ~,喷头水压不宜小于 , 喷射距离控制在 ~,通过速凝剂控制砼初凝时间在 5~10min,喷射厚度为 150mm。 8)养护:喷射混凝土 2小时后,即进行覆盖养护,养护时间为 3— 7 天。 1) 原材料: A、土钉钢筋使用前应拉直、除锈、除油。 B、选用 PO 普通硅酸盐水泥。 C、采用干净的中砂 ,含泥量小于 5%。 D、采用干净的圆砾、砾石 ,粒径 516mm。 E、使用速凝剂 ,防冻剂应做与水泥相容性试验及水泥浆凝结效果试验。 2) 施工机具: A、土钉成孔机具根据土质和现场环境条件选用洛阳铲或锚杆机。 B、注浆选用孔口压力大于。 C、混凝土喷射机应密封良好 ,输送连续均匀 ,输送水平距离不大于 60m,垂直距离不大于 10m。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