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缺素症的鉴别与补救内容摘要: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菜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氮、磷、钾、硼、硫等多种营养元素。 由于不同土壤有不同肥力的差异,以及不科学的施肥,往往造成油菜生长过程中某种营养元素缺乏,并从叶片上显现出一定的症状。 油菜缺素症,应以预防为主,一旦出现症状,要立即采取补救措施。 缺氮油菜缺氮时,植物体内蛋白质的合成受到阻碍,叶绿素含量减少,但碳水化合物逐渐积累,导致花青素形成,使叶片从老叶变红色逐渐向新生叶片发展。 缺氮红叶的叶片带黄色,长势弱,植株生长矮小。 其补救办法:每亩追施 5520 公斤碳铵,或用 500750 公斤人粪尿兑水浇施。 缺磷缺磷植株生长慢而矮,叶片变小,叶肉变厚,叶色变为暗绿或灰绿,缺乏光泽,叶柄紫色, 2、有扭转现象,并发生畸形,叶脉边缘呈紫红色斑点或斑块,叶片数减少,抽薹慢,薹色发红。 油菜缺磷时,先用 2%的过磷酸钙浸出液进行喷施,每亩用量 5075 公斤,同时每亩用 2530 公斤过磷酸钙进行穴施。 缺钾油菜缺钾先从老叶开始,后向心叶发展,最初呈黄色斑,叶尖叶缘逐渐出现“焦边”和淡褐色枯斑,叶片变厚、变硬、变脆,叶肉组织呈明显“烫伤状”,随之出现萎蔫,这些组织在枯死后仍保留褐色。 补救方法;每亩追施 810公斤氯化钾或 75100 公斤草木灰。 缺硼油菜缺硼最重要的症状是“花而不实”,即后期只开花,角果和种子不能发育或只有少数畸形发育。 此时诊治,已为时过晚,防治应在初花前进行。 苗期缺硼,叶片增厚、倒卷、皱缩不平展,叶色暗绿,并先从叶的边缘直至整个叶片变紫色或紫红色。 薹蕾期缺硼,花蕾枯萎,色泽为黄褐色,个别的蕾呈现紫红色,有的植株薹茎生长较缓慢,薹短茎细。 在初花前发现油菜缺硼,每亩可用硼砂 150200 克兑水 50 公斤喷雾,最好隔 7 天后再喷 1 次。 缺硫油菜缺硫,蛋白质含量显著减少,叶绿素形成受到影响,叶片呈黄绿色,植株生长不良,空角果多,产量低。 发现油菜缺硫,结合中耕,亩撒施 10 公斤石膏粉防治。 专利查询。油菜缺素症的鉴别与补救
相关推荐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菜施用硼肥应在开花期前,以保证花期至角果期油菜生长发育对硼营养的最大需求,苗期和薹期是喷硼的两次关键时期。 花期和角果发育期喷施硼肥效果较差。 合理施用硼肥是防止油菜缺硼的最有效的措施,同时施用硼肥还可促进油菜植株健壮生长,增加结果数,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般每 667 平方米增产油菜籽 10%左右,在严重缺硼地块,施硼可增产 15%以上。 肥可作基肥和叶面肥施用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早、四防 油菜秋发栽培是提高油菜产量的重大技术改革,比冬发栽培增产 35以上。 实践证明,油菜争秋发,夺高产,必须强化“三早”和“四防”的栽培管理措施。 一、“三早”是油菜秋发栽培的核心秋发栽培的指标为:11 月底发棵,主茎绿叶 9 片10 片,叶面积系数 上,越冬前(12 月底)主茎绿叶 12 片13 片,叶面积系数 上。 要达到上述指标要求,必须突出“三早”。 月 10
,有大量的无色气泡冒出 B.把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C.把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D.向放有两支燃着的高低不等的蜡烛的烧杯 里倾倒二氧化碳气体,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10.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现象: (1)小颖同学在探究二氧化碳性质时,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很快变红色,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清洗仪器时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是作物的微量元素之一,需要量不多,但不能缺少,如果不能满足其要求,作物便会出现异常症状。 油菜是对硼最敏感的作物之一,尤其是缺硼土壤和潜在性缺硼土壤种植油菜,其根、茎、叶、花、蕾、果都不能正常生长发育,特别是“角果”,会因其花器的退化而出现“阴角”,形成“花而不实”的后果,似人体怀孕后的习惯性“流产”,导致菜籽产量明显降低。 据土壤普查,我国南方 90%以上的水稻土都缺硼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了培育油菜冬前壮苗,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田间管理技术对策:一、精心移栽,保证活棵:要移栽 6 片真叶的大壮苗;移栽前大田要施足基肥,整好畦田,开好“三沟”;移栽时要边起苗、边移栽,不栽细弱苗、称钩苗、杂种苗,要栽稳、栽实,对大苗、高苗要进行深栽,栽后浇定根水。 油菜苗期干旱,可引水进行沟灌,畦面润透后立即将水排干,或结合追肥进行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促进发根长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