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集料(陶粒)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800 对于强度、密度、抗风化性及放射性 物质合格的空心砖及砌块,根据尺寸偏差、外观质量、孔洞排列及其结构、泛霜、石灰爆裂及吸水率、分为优等品( A)、一等品( B)和合格品( C)三个质量等级。 烧结空心砖和空心砌块,孔洞率一般在 40%以上,质量较轻,强度不高,因而多用作非承重墙,如 多层 建筑内隔墙或框架结构的填充墙 等。 非烧结蒸压灰砂砖(简称灰砂砖) 国家标准 GB119451989《蒸压灰砂砖》规定,按砖浸水24h后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分为 MU2 MU MU1 MU10等四个等级。 避免用于长期受热高于 200℃、受急冷急热交替作用或有酸性介质 侵蚀的建筑部位。 灰砂砖中的一些组分如水化硅酸钙、氢氧化钙等不耐酸不耐热,避免流水冲刷,原因:砖中的氢氧化钙等组分会 被流水冲失。 非烧结蒸养粉煤灰砖(简称粉煤灰砖) 以粉煤灰、石灰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石膏、外加剂、颜料和集料等,经坯料制备、压制成型、常压或高压蒸气 养护而成的实心砖。 国家建材局标准 JC23920xx《粉煤灰砖》根据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将其分为 MU MU2 MU MU1MU10 五个强度等级。 并根据 尺 寸偏差、外观质量及干燥收缩性质分为优等品( A)、一等品( B)及合格品( C)三个 质量等级。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砖 以钙质材料和硅质材料以及加气剂、少量调节剂,经配料、搅拌、浇注成型、切割和蒸压养护而成的多孔轻质块体材料。 钙质材料 、 石灰硅质材料可分别采用水 泥 、矿渣、粉煤灰、砂等。 国家标准 GB/T1196897《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规定,砌块的规格(公称尺寸),长度( L)有: 600mm;宽度( B)有: 100、 12 150、 200、 250、 300mm 及 1 180、240mm;高度( H)有: 200、 250、 300mm等多种。 砌块的质量,按其尺寸偏差、外观质量、表观密度级别分为:优等 品( A)一等品( B)及合格品( C)三个质量等级。 砌块强度级别按 100mm 100mm 100mm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值( MPa)划分为七个强度级别。 砌块表观密度强别,按其干燥表现密度分为: B0 B0B0 B0 B07及 B08六个级别。 不同质量等级的砌块技术指标应符合表 7 至表 10 中的规定。 表 7 砌块是用于建筑的人造材,外形多为直角六面体,也有异形的。 表 7 不同质量等级的砌块 分类 按尺寸( mm)分类 按密实程度分类 按主要原材料分类 大型砌 块(主规格高度> 180) 实心砌块 普通混凝土砌块 中型砌 块(主规格高度 380~980) 空心砌块 空心率< 25% 轻骨料混凝土砌块 空心率 25%~40% 粉煤灰硅酸盐砌块 小型砌 块(主规格高度 115~380) 多孔砌块(表观密率 300kg/立方米 ~900kg/立方米) 煤矸石砌块 加气混凝土砌块 表 8 不同强度级别的砌块抗压强度 单位: MPa 强度级别 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 ,不小于 立方体抗压强度最小值 ,不小于 表 9 砌块的干燥表观密度 单位 :kg/m3 表观密度级别 B03 B04 B05 B06 B07 B08 优等品 (A),不大于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一等品 (B),不大于 330 430 530 630 730 830 合格品 (C),不大于 350 450 550 650 750 850 表 10 砌块的强度级别 表观密度级别 B03 B04 B05 B06 B07 B08 强度级别应符合 优等品 (A) 一等品 (B) 合格品 (C) 砌块多用于高层建筑物非承重的内外墙 ,也可用于一般建筑物的承重墙 ,还可用于屋面保温 ,是当前重点推广的节能建筑墙体材料之一。 但不能用于建筑物基础和处于浸水、高温和有化学侵蚀的环境(如强酸、强碱或高浓度 C02),也不能用于表面温度高于 80℃的承重结构 部位。 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 由水泥、粗细骨料加水搅拌,经装模、振动(或加压振动或冲压)成型,并经养护而成。 分为承重砌块和非承重砌块两类。 其主要规格尺寸为 390mm 190mm 190mm。 国家标准 GB823997《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按砌块的抗压强度分为 、 、 、 、 六个强度等级;按其尺寸偏差及外观质量分为:优等品( A)、一等品( B)及合格品( C)。 用于低层和中层建筑的内外墙。 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砌块( LHB) 由水泥、轻集料、普通砂、掺合料、外加剂,加水搅拌,灌模成型养护而成。 符合 GB/T152220xx《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砌块》规定,砌块主规格尺寸为 390mm 190mm 190mm,按砌块内孔洞排数分为:实心( 0)、单排孔( 1)、双排孔( 2)、三排孔( 3)和四排孔( 4)五类。 砌块表观密度分为: 500、600、 700、 800、 900、 1200 及 1400 等八个等级,其中,用于围护结构或保温结构的实心砌块表观密度不应大于800kg/m3。 砌块抗压强度分为 、 、 、 、 、 等六个强度等级。 按砌块尺寸偏差及外观质量分为一等品( B)及合格品( C)两个质量等级。 粉煤灰硅酸盐中型砌块(简称为粉煤灰砌块) 以粉煤灰、石灰、石膏和骨料等为原料,经加水搅拌、振动成型、蒸汽养护而制成的密实砌块。 其主规格尺寸为880mm 380mm 240mm 及 880mm 430mm 240mm 两种。 国家建材局标准 JC23891《粉煤灰砌块》规定,按砌块的抗压强度分为 MU10和 MU13 两个强度等级;按砌块尺寸偏差、外观质量及干缩性能分为一等品( B)和合格品( C)两个质量等级。 用于一般工业和民用建筑物墙体和基础。 用 在有酸性介质侵蚀的建筑部位,也不宜用于经常受高温影响的建筑物。 在常温施工时,砌块应提前浇水润湿,冬季施工时则不需浇水润湿。 第四章 现状和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新型墙体材料主要是用混凝土、水泥或粉煤灰、煤矸石等工业废料和生活垃圾生产的非黏土砖、建筑砌块及建筑板材。 实际上,新型墙体 材料 已经出现了几十年,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筑砌块就在欧美各国普遍使用;而建筑板材,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日本就占到了墙材总量的 64%,美国占到 47%,由于这些材料我国没有普遍使用,仍然被称作新型墙体材 料。 我国建筑材料行业流行着 3 个 70%的说法,即房建材料的 70%是墙体材料;墙体材料的 70%是实心黏土砖;而建筑行业节能的 70%有赖于墙体材料的改革。 这种说法一方面是国内墙体应用的真实写照,另一方面也说明墙材革新有着巨大的潜力。 第 一 节 国内外的几种主导产品 墙体材料的生产和应用有很强的地域性,其发展受到各国(地区)的资源、自然条件、工业和科学技术水平、建筑风格、民族习俗等方面的影响。 尽管各发达国家情况不同,但其共同特点是:走节能、节土、低污染、轻质、高强度、配套化、易于施工、劳动强度低的发展道路。 因此, 国内开发新的建筑材料,完全可以根据上述特点,来决定我们是不是可以上这种产品。 有的产品符合节能节土的原则,但目前暂时在施工方法或配套器具方面还不完善,就需要我们去完善开发市场,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做决策。 国外墙体材料在遵循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合理利用资源、发展绿色产品的基础上,根据本国的情况各有侧重。 主要产品有:灰砂砖、灰砂型加气砼块和板材、混凝土砌块、石膏砌块、复合轻质材料、烧结制品等。 这些产品的生产特点是:规模大、自动化程度高,产品质量好,各自形成本地区的主导墙体材料。 新型墙体材料按原材料分,有混凝土、 石膏、水泥及灰砂 系列 ,做混凝土砌块、灰砂加气、石膏砌块、灰砂砖、石膏板、纤维水泥板的较多;按产品的形状分,有块状、单板、复合板、整体式建筑板材之分;按功能分,有外墙板、内隔墙板,承重墙与非承重墙之分。 国外比较常用的墙体材料。 有加气条板,、混凝土砌块,灰砂砖及烧结制品、石膏砌块,轻质墙板等。 目前国内新型墙体材料行业,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引进国外的先进产品及技术的国产化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但是中国地域辽阔,东西部发展不平衡,从整体上来看,还是比较落后。 其现状可归纳为:生产规模小, 产品质量不稳定,自动化程度低,劳动强度高。 如加气混凝土,国内规模大的生产线(年产 20 万 m3)仅有 4~ 5 条,多为年产10万 m3的生产线,而且产品质量不稳定。 第二节 XX 市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的现状 目前我市共有墙材生产企业 16 家( 20xx 年统计数,下同),其中:烧结粘土类墙体企业 13 家,粘土砖年设计生产能力 万 立方米( 亿块),占用土地约 400 亩,取土用地 1400 亩,年能耗原煤 2 万吨;新型墙体材料生产企业 3家, 年设计生产能力仅为 14 万立方米左右,折合标准砖 亿块,主要为混凝土多孔砖,产品结构单一 ,企业规模小,产品质量不稳定,技术力量薄弱,装备水平不高;在应用方面,由于新型墙体材料应用技术未能配套和普及,施工队伍没有熟练地掌握新型墙体材料的施工工艺。 墙体材料基金减免现象重,调控职能没有充分发挥,加上使用粘土烧结砖的传统习惯,大大阻碍了我市新型墙体材料产业的发展。 第三节 国内新型墙材的发展趋势 新型建筑材料行业在“十二五”期间总的发展趋势是:产品结构趋向合理 以粘土为原料的产品大幅度减少,并向空心化和装饰化方向发展;石膏制品以纸面石膏板为主,增长迅速; 建筑砌块持续增长,并向系列化方向发展,产品 以混凝土砌块为主且向空心化发展,装饰砌块。轻集料(陶粒)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