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在涝后怎么管理内容摘要:
1、米是需水量大但又不耐涝的作物。 土壤湿度超过最大持水量 80%以上时,玉米就发育不良,尤其在玉米苗期表现更为明显。 玉米种子萌发后,涝害发生得越早受害越重,淹水时间越长受害越重,淹水越深减产越重。 一般淹水 4 天减产 20%以上,淹没 3 天,植株死亡。 玉米出现涝渍害以后应尽快采取补救措施,将损失降至最低程度。 排水降渍:要疏通田头沟、围沟和腰沟,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降低土壤湿度,达到能排、能降的目的。 中耕松土:涝渍害造成土壤板结,通透性差,影响作物根系的呼吸作用及营养物质的吸收。 降水后地面泛白时要及时中耕松土,破除土壤板结,促进土壤散墒透气,改善根际环境,促进根系生长。 倒伏的玉米苗,应及时扶正,壅根 2、培土。 早施苗肥:玉米是需肥量较大的作物,涝害导致土壤养分流失严重,苗势弱,要及时追施提苗肥(每亩施尿素 10 公斤和复合肥 2030 公斤),大喇叭口期每亩追施尿素 20 公斤。 对受淹时间长、渍害严重的田块,在施肥的同时喷施高效叶面肥(1%的尿素加 磷酸二氢钾)和促根剂,促进恢复生长。 加强病虫害防治:由于田间积水,土壤水分饱和,空气湿度大,易发生各种病虫害如大小斑病及玉米螟等。 喷施叶面肥时,可同时进行病虫害防治。 防治纹枯病可用井冈霉素或多菌灵喷雾,喷药时要重点喷果穗以下的茎叶;防治大小斑病可用百菌清或甲基托布津,710 天一次,连续 23 次。 防治玉米螟应在拔节至喇叭口期用杀虫双水剂配成毒土或用辛硫磷灌心。 补种玉米:对受淹时间过长,缺苗严重的田块,灾后应及时重新播种或改种其他作物。 专利查询。玉米在涝后怎么管理
相关推荐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菜中后期(蕾薹期至成熟期)的管理对产量的影响相当大,应及时加强并作为重点来抓。 具体技术要点有:重施薹肥。 薹肥一是要看苗施用,苗体越大,脱肥落黄越重,土壤后劲越是不足的田块越要重施。 二是要氮钾搭配,在基肥中施足磷肥的墓础上,增施适量钾肥。 三是要掌握施肥时间。 对正常实现秋发冬壮的菜苗,薹肥在薹高 1015 厘米,叶色褪淡落黄时施用,一般每亩施尿素 1520千克
1、0 号优质高产制种技术 嘉丰 10 号系辽宁省葫芦岛市农业新品种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引用 母本,880 为父本选育而成的晚熟玉米单交种,2005 年经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该品种具有丰产性、稳定性、抗病性、抗倒性,品质优良,适应性强等优点,是辽宁省主要推广的玉米品种之一。 一、苗叶鞘紫色,叶片深绿色、繁茂较直立。 花丝红色,护颖绿色、花药黄色。 雌穗短锥型,穗长 1516行数 1416
列。 7.下列句子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C.何事于仁,必也圣乎 D.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解析: 选 D D 项为一般句式。 A、 B、 C 三项为状语后置句。 8.下列各项对选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孔子告诉子贡,看到别人的错误应该终身 “ 恕 ” ,这里的 “ 恕 ” 是指宽恕。 B.孔子认为:仁
1、玉米杂交制种过程中,往往放松后期田间管理,既影响制种田的产量,又影响种子质量。 要想提高种子的商品性,增强市场竞争力,应当重视玉米杂交制种田的后期管理。 1、视制种田的三类苗往往在制种过程中忽视三类苗,造成三类苗散粉,产生自交植株,严重影响种子纯度,也给下年生产用种造成严重减产和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所以要求在母本去雄过程中凡见弱小苗必须一次性拔掉,这样既能通风,又能保证种子的纯度。
之就下、兽之走 圹 . 也 (原野 ) D. 虽 . 欲无王,不可得已 (虽然 ) 解析: 选 D D 项中的 “ 虽 ” 意为 “ 即使 ”。 7.与 “ 苟不志于仁 ” 中 “ 志 ” 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以其子 妻. 之 B.秦师遂 车. C.有好事者 船 . 载以入 D. 不知膝之 前 . 于席也 解析: 选 C 例句与 A、 B、 D 三项均为名词作动词, C
1、米是黑龙江省主栽作物,常年播种面积在 233 万公顷左右。 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粮食供求关系的变化,玉米的内在品质(如淀粉含量、角质率等)较差等矛盾异常突出,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玉米生产和农民增收。 依据黑龙江省高温、冷凉、旱作农业的特点,结合市场需求及玉米生产中与质量、效益的差距来研究玉米再高产的技术措施,要注重以下几个问题。 一、用高产优质的新品种玉米再高产必须在选育、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