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台县110指挥中心施工组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范要求进行,坑底应保留 300mm 厚的土层用人工开挖。 基坑开控后须经地质部门,设计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员验槽后方可继续施工。 基础作法毛石混凝土基础顶标高为。 基础留洞及洞口过梁做法详新 02G03 图集78 页。 室内管沟做法详新 02G04 图集 9 页(无地下水), 10 页(有地下水),室内管沟盖板做法详新 02G04 图集32~34 页,管沟穿墙做法详新 02G04 图集 35 页。 基坑及地面、散水、踏步等基础之下的回填土,应用不含对基础有侵蚀作用的戈壁土,角砾土,或黄土,回填土必须分层夯实,每层厚度不大于 250,压实系数。 基础底做 100 厚沥青混凝土各宽出基础边100,基础与土壤 接触部分刷冷底油二道,沥青胶泥二道。 钢筋的连接 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详新 02G02第 4页表 2,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长度详新 02G202第 5页表 3。 当钢筋的直径 d≥ 22mm 时,应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接头。 纵向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应相互错开。 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 倍搭接长度,凡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 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的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对梁类、板类构件不应大于 25%,对柱类构件不应大于 50%。 钢筋的保护层 表 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 结构类别 板、墙、壳 梁 柱 砼强度类别 环境类别 C20 C25C45 C20 C25C45 C20 C25C45 室内正常环境及不与土水接触等一类环境 20 15 30 25 30 30 室内潮湿、露天环境及不与土水接触等二类 b环境 — 25 — 35 — 35 基础中纵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5mm。 现浇板中未注明的颁钢筋为ф 6@200 受力钢筋直径大于 12时分布钢筋为ф 8@ 图中表示通长的钢筋,可根据实际情况切断接头,但构件上部钢筋只能跨中 L/3 范围接头,下部钢筋只能断于支座内,钢筋接头宜采用机械连接,若采用搭接、焊接,必须满足钢筋砼有关搭接、焊接长度要求。 现浇板中预埋设备电气管管径不应大于板厚的 1/3,且板上下面至管壁不应小于 25mm。 轻质隔墙位置下未设置梁时,应沿墙方向在板 底附加 2ф 14钢筋,钢筋锚入两端梁内或墙内的长度应满足 条要求。 结构施工时应与建筑、设备、电气图配合,现浇板上留洞应与其它各专业核对无误后方可施工;对于洞宽 300 时可按各专业图纸提供的位置预留,但结构的板筋不得截断,钢筋应在洞边绕过;洞宽大于 300 的洞口处理见附图 1。 楼层现浇板当板跨≥ 4200,屋面现浇板当板跨≥ 3300 上部为配筋增设抗温度、收缩构造钢筋,当板厚≤ 140 时为¢ 6@200,当板厚> 140 时为¢ 6@150 并与板支座处负搭接 现浇砼梁、板跨度大于等于 4 米者跨中按 %起拱。 由于现浇砼标号高,故在砼浇注完成后作保湿养护不应小于两周。 、窗过梁 门、窗洞口位置、尺寸、标高均以建筑施工图为准。 后砌加气砼砌块墙上洞口过梁为 TGLAL1( L 为洞口宽度 L≤2400)。 后砌墙构造柱的位置;通窗两侧及交角和边侧边无支点墙端及每隔 4200mm— 5000mm 设置构造柱,构造柱大样见本图,其余做法详新 02G02第 10 页第 13 条。 后砌加气块沿墙高每隔 9001000 设置 160厚砼配筋 带。 内配 2 根 16 通长筋,分布筋为Φ 6@300,配筋带与洞口时应断开,配筋带砼强度为 C20。 砌块内填充墙的构造设置:通窗两侧及高度≥ 2100,窗洞下部墙体设置构造柱 , 窗下压顶详见施图,所有轻质砌块内填充墙因在转角和洞口边,墙端及每隔 2700— 3600 设置构造柱,轻质砌块内填充内墙,当墙高度≥ 或墙高厚比≥ 25 时,应在夹角和侧边无支点墙端每隔 4200— 5000 设置构造柱。 构造柱应在主体完工后施工,必须现砌墙后浇柱,构造柱 做法详见图 1。 构造柱与砌体拉结钢筋做法见图 14。 所有外露铁件均涂红丹二度,色漆二度。 悬臂构件必须在砼强度达到 100%设计强度,且抗倾覆部分砌体施工结束后,方可拆除支撑。 在梁或板底预埋电扇钓钩时按图 15 施工。 16设置补强筋。 双层配筋楼板中上下钢筋网片应用马凳筋支承。 后浇带措施 本工程在平面图所示楼层处留设后浇带 ,为减弱主体框架早期不均匀沉降及温度收缩对主体结构的影响;而设置的后浇带,梁、板、柱钢筋均贯通不切断,等砼达到设计强度并不少于二个月后再补砼。 后浇带的后浇砼强度等级应比相邻砼高一级;并加入适量 UEA 性外加剂,使其 28d 的限制收缩率≤ %膨胀剂掺量为 8%~12%,施工所用膨胀剂应符合《砼膨胀剂》( 47620xx)标准的规定。 采暖通风设计说明 本设计对该楼进行采暖、通风,防排烟设计。 采暖室内外计算参数: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15℃,采 暖室内设计温度:会议室、办公室: 26℃,卫生间、楼梯间 16℃;辐射地板表面平均温度:办公室、会议室: 26℃,卫生间 25℃。 围护结构节能作法、热工计算参数:玻璃窗:单框双玻塑钢窗 K=(m178。 ℃ ) ;外墙:采用 250mm 砼加气块 +35mm聚苯板保温 K=(m178。 ℃ )。 屋面:建筑屋面 +100mm 聚苯板K=(m178。 ℃ )。 本工程采暖面积 负荷为 , 指标qF=。 采暖系统: 由 甲方锅炉房 提供,供回水温度 95/70℃ ,采暖系统定压及补补水由 集中供热 锅炉房解决 . 采暖总耗热量 ,采暖热指标 采暖系统供热形式为低温热水散热器对流供暖,采用异程式单管水平串连系统。 本工程散热器除当每组散热器片数≤ 20 片时采用 NSGZY168 型钢制柱翼型散热器(水温= ℃ 时, ),当每组散热器片数> 20 片时采用 NSGZY68 型钢制柱翼型散热器(水温= ℃ 时,) 采暖通风工程 施工说明 管材:采用热镀锌钢管( GB309187), 管径 ≤ 80mm 时,螺纹连接,管径> 80mm 时,沟槽式连接。 采暖管沟内道采用 40mm 厚 玻璃棉 保温, 复合铝箔作保护层 作法详新 02N37。 管道穿墙及楼板处应加套管 ,穿楼板套管应高出地面 20mm(卫生间 ,厨房高出地面 50mm),底部与楼板底面相平 ,安装在墙壁内的套管 ,其两端应与饰面相平 .套管走私比管道大两号 ,管道与套管之间用石棉绳填实 .穿过厕所 ,厨房等潮湿房间的管道 ,套管与管道之间用油麻填实 . 凡未说明处 ,均应按国家标准《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320xx)及《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规范》(GB024220xx)进行施工。 给排水设计说明 生活用水量标准 40 升 /人。 班; 室外消防用水量 20 升 /秒; 室内消防栓用水量 20 升 /秒; 自动喷淋用水量 30升 /秒; 给水系统 本工程市政供水压力 ,供水管径 DN200,管网形式环状。 给水系统一 三层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本工程给水设计秒流量 ;最高日用水量为,水压为 P=。 排水系统 本工程污、废水 采用合流制,室内177。 以上污废水重力自流排入室外污水管,地下室污废水采用潜水排污泵提升至室外污水管。 本工程排水设计秒流量 ;最高日排水量为。 雨水系统 本工程一层屋面雨水采用外排水, 屋面采用内排水系统,雨水经雨水斗和室内雨水管排至室外排水管道。 移动式灭火器设置 本建筑物按中危险 A 级配置灭火器。 库房、各层走道等公共区域设手提式干粉磷酸铵盐灭火器,均为 4kg。 除特殊注明外,手提式灭火器设在消火栓下部,每处两具。 消火 栓系统 本工程室内消防栓用水量 20 升 /秒;水压为 P=. 自动喷淋系统 本工程地下室按民用建筑中危险 1 级,其余各层按民用建筑中危险级 1 级设计,灭火用水量取值 30L/S。 管材及接口 生活给水管采用内涂塑外镀锌复合钢管,螺纹连接,压力等级为。 重力流排水管采用机制离心柔性接口铸铁排水管,柔性橡胶套圈不锈钢卡箍连接。 雨水管及压力流排水管采用焊接钢管,法兰盘连接。 消火栓、喷淋管道采用内外热镀锌钢管, DN100,丝接 DN≥ 100,沟槽式(卡箍)连接 ,阀门及需拆卸处采用法兰连接。 管道压力等级。 溢、泄水管采用镀锌钢管,丝口或法兰连接。 所用管材,管件应符合相应国家标准,主要管材、管件标准。 钢塑复合管应符合《给水衬塑复合钢管》 GB/T3091。 排水铸铁管应符合《排水用柔性接口铸铁管件》 GB/T127721999。 热镀锌钢管应符合《低压流体输送用镀锌焊接钢管》 GB/T309120xx。 沟槽式管接头应符合《沟槽式管接头》 GB/T15620xx 阀门及附件 附件 卫生间采用铝合金或铜防返溢地漏,算予均为镀 铬制品,地漏水封高度不小于 50mm。 冷热水管:生活污水管,雨水管立管,消防立管及给水立管均于室内明装,消防箱采用半暗装。 : 排水管道除图中注明者外,均按下列坡度安装: 管径 mm DN50 DN75 DN100 DN150 污水、废水管标准坡度 雨水管标准坡度 — — 给水管、消防给水管均按 的坡度坡向立管或泄水装置。 通气管以 的上升坡度坡向通气立管。 管道支架或管卡应固定在楼板上或承重结构上。 水泵房内采用减震吊架及支架,做法详 03S402。 污水横管与横管的连接,不得采用正三通和正四通。 污水立管偏置时,应采用乙字管或 2 个 45176。 弯头。 污水立管与横干管,污水立管与排出管连接时采用 2 个 45176。 弯头,且立管底部弯管处应设支墩或支架。 保温材料采用玻璃棉,厚度 400mm,内层设自调控电伴热装置;其保温做法详 03S40151(Ⅱ), 57 外层设防潮层,做法详03S40172(Ⅱ) , 78, 水箱及管道维持温度 5℃,本地最低环境温度 19℃,电源由电气专业提供。 电伴热安装和调试应在供货方的指导下进行,其施工和验收详 03S401105, 106。 : 溢、泄水管外壁刷蓝色和漆二道。 雨水管除锈后刷樟丹二道,外壁刷白色调和漆二道。 排水管除锈后刷樟丹二道,外壁刷灰色调和漆二道。 消火栓管刷樟丹二道,红色调和漆二道,自动喷水管刷樟丹二道,红色黄环调和漆二道。 保温管道:进行保温后,外壳再刷漆二道。 给水管外刷兰色环,排水管外刷三环。 管道支架除 锈后刷樟丹二道,灰色调和漆二道。 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及自动喷水系统在与室外给水管连前,必须将室外给水管冲洗干净,其冲洗强度应达到消防时最大设计流量。 : 图所注尺寸除管长,标高以 m 计外,其余以 mm 计。 生活给水管采用给水用无规共聚聚丙烯( PPR)管,热熔连接。 其 S 系列及壁厚详见下表。 公称外径 外径 x 最小壁厚 系统工作压力( MPa) 最大 S 系列 备注 DN16 给水管 DN20 给水管 DN 25 给水管 DN 32 给水管 DN 40 40X3 给水管 与设备、阀门、水表、水嘴等连接时,应采用专用管件连接。 电气设计说明 供电电源: 本工程为二级供电,从室外引来一路 10kv 电源做为第一电源,第二电源采用应急柴油发电机组应急柴油发电机组 30s 内自动启动。 供电方式: 本工程采用放射式与树干式相结合的供电方式:动力负荷采用放射式供电,办 公用电采用放射式供电。 对消防泵、应急照明等消防泵及正压送风机、电梯及公共照明等二级负荷采用双电源末端互投。 照明配电: 照明、插座均由不同的支路供电;所有插座回路均设漏电断路器保护。 设备安装 本工程中的 1 类灯具应加装一根接地线( RE 线),与灯具外壳,底座可靠连接。 消防设施应有明显标识,标识“消防”字样以示区别。 导线选择及敷设 室钼电源进线由上一级配电开关确定,本设计只预留进线套管。 消防动电配电干线选用 NHVV1KV 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铜芯阻燃电力电缆; 照明干线 选用 ZRVV1KV 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铜芯阻燃电力电缆。 所有干线均穿 SC 钢管埋地暗敷及竖井内明敷。 消防动力及应急照明支线选用 NH500V 聚氯乙烯绝缘铜芯阻燃导线,照明支线选用 ZRBV500V 聚氯乙烯绝缘铜芯导线。 所有支线均穿 SC 钢管沿墙及楼板暗敷。 消防设备配电线路暗敷时,保护层厚度须大于 30 毫米,明敷时做防火处理,电气竖井内孔洞在设备安装完毕后用防火材料封堵。 消防设备配电线路槽明敷时做防火处理,并与其他线路分线时敷设。 建设物防雷、接地系统及安全措施 建筑 物防雷: 本工程防雷等级为三类。 建筑物的防雷装置应满足防直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