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课时跟踪检测八拿来主义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我们重视的所谓 “ 糟粕 ” ,西方人的评价也常常出人意外。 例如老庄哲学和《易经》,我们认为 是完全过了时的东西,而目下在西方却大为走运。 许多科学家对目前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无法进行概括,他们找来找去,终于在老庄的 “ 道 ” 和《易经》的爻象中找到了合适的语言,并给以很高的评价。 这里说明一个问题,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毕竟是一座内容丰富的宝库,我们大可不必妄自菲薄,说得一无是处。 但是,历史在发展,时代在前进。 如果我们拿出去的永远是一些陈年百 代的古董、祖传的遗物,那也不能使我们今天的炎黄子孙脸上增光。 对西方读者来说,他们既想了解中国的昨天,当然也想了解中国的今天和明天。 所以拿出去新的文化成果,才是今天中国人的光荣职责。 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近几年来,西方学者对中国当代文化艺术有了较多的关注。 就以文学方面来说,王蒙、冯骥才、谌容、张贤亮、王安忆等作家的作品已陆续有了各种译本,被介绍到西方,有的还有专著论述,成为新一代的汉学家的研究课题。 但也应该承认,我国当代文化在西方的影响还是有限的,要在国际上占一席之地,赢得声誉,看来还要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 推 出中国当代的文化产品,当然必须顾及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 如果不能反映当代中国的风貌,如果 “ 拿去 ” 的和 “ 拿来 ” 的是一样货色、一副面孔,人家是决不会报以青睐的。 所以对热衷于 “ 拿来 ” 的同志来说,切忌以照搬为能事,以模仿为时髦。 否则, “ 拿来 ” 容易, “ 拿去 ” 就困难了。 正如一位来自美国的汉学家所说: “ 中国作家切不可费力去迎合西方读者的品味,要完全为中国读者而写,写出中国自己民族的特色,写出西方没有的风格。 这样,才能引起西方读者更强烈的兴趣。 ” “ 拿来主义 ” 是我们所要提倡的, “ 拿去主义 ” 也是我们所要强调的。 中国的文学家、艺 术家、文化人应该有勇气,有志气,广泛吸收、消化外来的营养,发展自己的优势,努力攀登文化高峰,拿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先人的优秀成果,贡献于全人类。 6.本文中作者所提出的 “ 拿来主义 ” 与鲁迅先生所提出的 “ 拿来主义 ” 含义是否一样。 为什么。 (5 分 )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