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课程设计成果-实例(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层厚度 路面工程课程设计 共 19 页 7 首先对多层路面体系进行等效换算 3h cm 1 1400E MPa 2 1200E MPa 5 253 2 4 1 . 5 5 0 . 7 2 2kkk EH h h hE    标准轴载 BZZ— 100,轮胎接地压强 p=,当量圆半径   3   54 1 .5 5 0 .7 2 21 0 .6 5 hH  211200  0240 331200EE  由:12 2 0 . 7 1 0 . 6 5 0 . 0 4 0 4 81400s d L Lpll E       得:   查图得: 1   由表面弯沉系数: 12L KK 得: 2  查图 得:当 2  时 54 1 .5 5 0 .7 2 2 6 .2 21 0 .6 5 hH  得: 5 cm 所以:取石灰层厚度为 35cm。 八、验算各层层底拉应力 路面工程课程设计 共 19 页 8 1)计算方法: ①、对多层路面体系进行等效换算 求第 i层的层底拉应力,则: 上层:41 1i kkk iEHhE 下层: 1 11n kkki iEHhE   ②、计算 由公式: 12p mm 或 12p nn 求各层层底拉应力 式中: p—— 轮胎接地压强 p=;  、 1m 、 2m 、 1n 、 2n —— 由查“三层连续体系上(中)层底面拉应力系数图”得到; 2)计算 ①、多层路面体系进行等效换算 层 位 i 多层体系 等效三层体系 每一层底 弯拉应力 每二层底 弯拉应力 每三层底 弯拉应力 每四层底 弯拉应力 每五层底 弯拉应力 iE MPa ih cm iE MPa ih cm iE MPa ih cm iE MPa ih cm iE MPa ih cm iE MPa ih cm 1 1400 3 1400 3 1200 1000 1500 1500 2 1200 4 1200 3 1000 5 1000 4 1500 30 1500 5 550 35 550 35 550 35 6 40 40 40 40 40 40 ②、计算各层层底的弯拉应力 第一层底部弯拉应力: 3     211200 571400EE  0240 331200EE  路面工程课程设计 共 19 页 9 查图得: 0 , 1 0m , 2 0m 所以:第一层底部弯拉应力 12 0p m m (符合) 第二层底部弯拉应力:     211000 331200EE  0240  查图得: 0 , 1 0m , 2 0m 所以:第二层底部弯拉应力 12 0p m m (符合) 第三层底部弯拉应力:     211500  0240 271500EE  查图得: 0 , 1 0m , 2 0m 所以:第三层底部弯 拉应力 12 0p m m (符合) 第四层底部弯拉应力:   35   21550 671500EE  0240  查图得:  , 1  , 2  12 0 .7 0 .1 4 1 .2 6 0 .6 0 0 .0 7 4 0 .3 4 8 3p m m M P a M P a       (符合) 第五层底部弯拉应力:   35   21550 671500EE  0240  查图得:  , 1  , 2  12 0 .7 0 .0 2 8 1 .6 8 0 .3 8 0 .0 1 3 0 .1 1 1 9p n n M P a M P a       所以:上述设计结果满足设计要求(见附图 1); 路面工程课程设计 共 19 页 10 二、水泥砼路面设计 一、交通分析 1)计算方法: 水泥砼路面结构设计以 100kN 单轴双轮组荷载为标准轴载。 不同轴 — 轮型和轴载的作用次数,按下式换算为标准轴载的作用次数。 161 ()100n iS i ii PNN  式中: SN —— 100kN 的单轴 — 双轮组 标准轴载的通行次数; iP —— 各类轴 — 轮型;及轴载的总重( kN ); n —— 轴型和轴载的通行次数; iN —— 各类轴 — 轮型 i级轴载的通行次数; i —— 轴 — 轮型系数。 单轴 — 双轮组:  单轴 — 单轮组: 3 0. 2 10iiP  双轴 — 双轮组: 5 0. 7 10iiP  三轴 — 双轮组: 8 10iiP  标准轴载累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