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玉米缺粒秃尖的措施内容摘要:

住土壤墒情抢先播种:影响玉米生育期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光照,玉米是一种喜温、喜光照、喜肥水的作物。 玉米种子在温度为 10上时,才能迅速发芽。 所以当气温稳定通过 10时应及时早播,促进早熟。 我县的最佳播种期为 5 月 25 日左右。 2、增施基肥:由于玉米根系发达,需肥水较多,仅靠土壤的营养是远远满足不了玉米整个生育期对肥的需求。 因此施足基肥是玉米增产的重要条件,玉米基肥应以迟效性的有机肥料为主,化肥为辅,N、P、K、理搭配。 在玉米发育过程中,基肥的缓慢分解可以源源不断地供给玉米养分。 3、合理密植:种植密度要根据品种特性适当种植,不能过密或过稀。 过密时,光合作用低下,有机物质少,影响正常授粉,使缺粒秃尖增加。 过稀导致收获株数达不到,从而影响产量。 一般在确保亩保苗株数的基础上,去掉弱势苗,留壮苗,力争收获株数达 3500。 4、由于人为播种造成出苗不整齐或产生的弱苗,而亩保苗数又达不到的地块,对弱苗要偏管。 争取达到发育整齐,抽丝一致。 5、人工授粉:对于一些发育晚的果穗或发育不良授粉不好时,应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可降低缺粒秃尖的发生率。 6、适用良种:有的品种本身缺粒秃尖较重,应选用适应当地气候特点的比当地有效积温早 100左右品种为主栽品种。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