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喜7号(甘薯)(原名泌薯一号)内容摘要:

1、 号(甘薯)(原名泌薯一号) 选育单位:河南省泌阳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审定情况: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薯 990002。 品种来源:母本:南丰;父本:徐薯 18。 特征特性:叶心脏形,中蔓匍匐型。 顶叶、叶脉、柄基、叶基均为紫色,叶浓绿色,茎色绿带紫。 茎长 212 米,分枝数 647 个,大田生长势强,后期不早衰。 单株结薯 l4 块,薯块长组锤形,大、中薯率 8646,薯皮红色,肉白色。 熟食味干面香甜无薯丝,适口性中上等。 粗蛋白(干基)含量341,粗淀粉(干基)含量 6717,粗纤维(干基)含量 188,可溶性糖 2、(干基)含量 496,鲜薯维生素 C 含量为 307 毫克100 克。 烘干率为 3192。 薯块萌芽性较好,同期排种薯,比对照徐薯 18 早出苗 79 天。 感根腐病和黑斑病,抗茎线虫病。 1994、1995 年参加国家北方大区区域试验。 1994 年鲜薯亩产 1382l 公斤,比对照徐薯 18 减产 025,不显著;薯干平均亩产 4394 公斤,比对照增产 865,达极显著水平;淀粉平均亩产29136 公斤,比对照增产 1211,达权显著水平;平均烘干率为3199,比对照高 258 个百分点。 1995 年鲜薯亩产 1582l 公斤,比对照徐薯 18 减产 277,不显著;薯干平均亩产 4977 公斤,比对照增产56,不显著;淀粉平均亩产 32614/公斤,比对照增产 941,达极显著水平;平均烘干率 3169,比对照高 263 个百分点。 1997 年参加国家生产试验,平均鲜薯亩产 22203 公斤,比对照徐薯 18 增产 99;薯千亩产平均 7107 公斤,比对照增产 164;平均烘干率比徐薯 18 高 18 个百分点。 栽培要点:春薯亩密度 30003500 株,夏薯亩密度 35004000 株。 每亩增施烟草专用复合肥 20 公斤。 埂栽,提倡麦、薯或烟、薯套种。 要加强田间管理,及早防治病虫害。 每年进行一定数量的单株(薯块)提纯复壮工作和脱毒技术处理,确保品种种性。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