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稻种损种损芽原因及防治内容摘要:

1、交稻种的浸种催芽每年都会有个别农户因思想麻痹,不按育秧技术规程操作发生损种、损芽现象,因此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笔者通过多年观察,总结了杂交稻种发生损种损芽的原因,提出防治对策。 1 精中毒在浸种吸水时,稻种以无氧呼吸为主,需氧量较少。 一旦进入萌动,就转为以有氧呼吸为主,需氧量迅速增大,如果此时供氧不足,稻种被动地以无氧呼吸为主,造成体内酒精大量积聚,发生酒精中毒,种子发粘发臭引起损种损芽。 如果稻种长期泡水,水源不能及时更新,水中溶氧量大幅下降,稻种就会发生酒精中毒。 菌感染每批种子中都有一些携带病菌的死种子,种子在浸泡过程中,好种子内容物及坏种子内养分不断渗出,如果水源不及时更新,水中养分不断积 2、累,霉菌得到丰富营养得以大量繁殖,既直接感染好种子,又消耗水中氧气,间接引发酒精中毒。 温烧芽种子崩胸至落谷,温度达 35以上,就会发生烧芽。 种子崩胸前后,种子生理呼吸旺盛,种堆升温快,如果控温不及时,一旦超过 35种子就失去生命力。 在长根长芽期,如果种堆温度超过 25以上,根芽生长不健壮,重则烧芽,轻者播后“只长芽,不扎根”。 搞薄膜覆盖的,在播种后,温度升高未能及时揭膜,旱秧薄膜下草层不厚,也易引起烧苗。 氧闷芽种子出苗期间需要充足的氧气,否则会发生出苗不齐的现象。 如湿润育秧,秧板不沉实,种芽陷得深,出苗率就低,且出苗不齐,出苗推迟。 薄膜育秧,如薄膜紧贴畦面,畦面下种子就会因缺氧而不能出苗。 枯死 3、苗种芽出苗后,气温低或温差过大,就可能发生立枯病及其它病害,造成死苗。 如薄膜育秧、旱育秧,不上水陡揭膜,都可造成死苗。 另外,秧池基肥中化肥过多,造成土壤中氨气过多,秧苗根系中毒死苗;还有除草剂使用不当易造成死苗。 2 好发芽率到信誉好的商家购买信得过的种子。 在种子播种前,要做好发芽率检测,保证所用种子达国家标准。 广旱育秧目前育秧方式有湿润育秧、薄膜育秧、温室育秧、旱育秧等多种方式。 实践证明,旱育秧既能提高秧苗素质,增加有效穗,提高产量,又能节省用种,避免烧芽风险,节约成本。 搞旱育秧可直接干籽播种,也可用药剂浸种一天一夜,种子漂洗干净后播种。 好浸种关湿润育秧、薄膜育秧应当采用日浸夜露、活水浸种,种 4、子不上窝的方法进行催芽。 持单独浸种杂交稻与常规水稻相比,颖壳薄,闭合度差,吸水快,进入萌动时间早。 如果与常规水稻一起浸种、催芽,因较早进入萌动、高温崩胸期,就会发生酒精中毒或高温烧芽。 因此,杂交稻种必须单独浸种。 持药剂处理根据当地农技部门要求,选用浸种灵、施保克、恶苗灵、强氯精等药剂浸种,可有效防治霉菌、立枯病菌、恶苗病菌的危害。 在开始浸种时,即投入药剂,按照技术要求,根据温度、药剂种类及含量,确定好浸种浓度和时间,药剂浸种结束后,立即捞出种子,淘洗干净。 持活水浸种将药剂处理后的种子装入透气、透水性好的种袋中,每只袋子装种不超过5择水质好、且向阳的流水河上层悬吊种袋,进行浸种。 河水表层氧气足, 5、温度高,有利于种子吸水和崩胸。 在保证种子全部浸水的前提下,种袋要紧贴水面,越浅越好,底部决不能沾碰到河底。 如果没有流水河,也可用缓缓流动的自来水代替活水,注意水层深度不超出 10 坚持每天淘洗多次浸种前用清水淘洗种子,剔除秕粒、病粒、米粒。 活水浸种期间,每隔约 3h 将种子和种袋认真淘洗,持夜露不上窝每天白天浸种(白天中午露种 1h),傍晚将日浸的种子从水中提起淘洗后移至室内,连同袋子均匀摊在席子上,厚度不超过 25子下面垫 10的稻草。 次日晨,再将种子悬挂在河中。 如此日浸夜露 3子露白崩胸即可播种,严禁上窝催芽。 如果气温较低,种子上面可以加覆盖物,但不要太厚,一般不宜超过 10能用薄膜封锁捂种,易造成缺氧损种,尤其是不能用热水加温。 若因气温低,日浸夜露 3芽仍较短时,也不要催芽,应直接播种,湿润秧播后不塌谷,撒种后用干细土盖籽。 持练芽种子在播种前一天,要摊开晾芽,增强抗低温能力。 高秧池质量要搞好冬前秧池熟化工作,强化秧池建设,配套沟系,施足有机肥,少施速效肥。 湿润秧池在落谷前一天要做好秧板,保证第二天播种时秧板平整沉实不陷谷。 化播后管理落谷后,要按照育秧操作规程强化管理。 湿润秧板面出苗前无积水;薄膜育苗的不得“贴膏药”;旱育秧要理清沟系,能及时排灌。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