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填筑试验路段施工组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量关系图。 施工注意事项 ( 1) 在施工时需考虑或通过观察填石路堤的全过程,随填筑层数的增加,荷载不断加大,其边坡坡度是否与设计一直,如果不一致,需分析其发生的原因。 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其边坡达到设计要求。 ( 2) 在施工时还需考虑填石路堤的稳定性,因填石路堤属半刚性路基,当原地面差异沉降不断发展时,其左右幅不均匀沉降超过一定的范围时,路堤内部产生的剪应力超过填 石路堤极限抗剪应力时,路堤左右幅发生上下错动,即剪切破坏,其剪胀效应导致边坡鼓胀。 ( 3) 填石路堤的填料如其岩性相差较大,则应将不同岩性的填料分层或分段填筑。 15 禁止两种岩性强度相差过大的填料混填,因为在同荷载作用下,容易造成路基的不均匀沉降,而形成病害。 ( 4) 每一填筑层施工完成自检报经监理验收合格后,测量人员布点进行第 1 次测量,做好测量记录。 ( 5) 在下一层进料完毕,待人工和推土机初平后,进行第 2 次测量,并与第 1 次测量结果对比,计算出填石松铺系数。 四、石方路堤的质量控制指标及检测频率 基本要求 ( 1) 石方路堑的开挖宜采用光面爆破法。 爆破后应及时清理险石、松石,确保边坡安全、稳定。 ( 2) 修筑填石路堤时应进行地表清理,逐层水平填筑石块,摆放平稳,码砌边部。 填筑层厚度及石块尺寸应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规定,填石空隙用石渣、石屑嵌压稳定。 上、下路床填料和石料最大尺寸应符合规范规定。 采用振动压路机分层碾压,压至填筑层顶面石块稳定, 20t以上压路机振压两遍无明显标高差异。 (3)路基表面应整修平整。 实测项目 石方路基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压实度 层数和碾压遍数符合要 求 查施工记录 2 纵断高程 (mm) +10, 20 水准仪:每 200m 测 4 个断面 3 弯沉 不大于设计值 4 中线偏位 (mm) 50 经纬仪:每 200m 测 4点,弯道加HY、 YH两点 5 宽度 (mm) 不小于设计 米尺:每 200m 测 4处 6 平整度 (mm) 20 3m直尺:每 200m 测 2处 10 尺 7 横坡 (% ) 177。 0. 3 水准仪:每 200m 测 4 个 断 面 7 边坡 符合设计要求 尺量: 每 200m 测 4处 16 第三节 土石混填路堤 一、 施工要求 在路基用地和取土坑范围内,应清楚地表植被、杂物、 积水、淤泥和表土,并按规范和设计要求对基底进行压实。 路基填料应符合规范和设计的规定,经认真调查、试验后合理选用。 路基填筑须分层填筑压实,每层表面平整,路拱合适,排水良好。 施工临时排石系统应与设计排水系统结合,避免冲刷边坡,勿使路基附近积水。 在设定取土区内合理取土,不得滥开滥挖。 完工后应按要求对取土坑和弃土场进行修正,保持合理的几何外形。 二、施工流程及工艺 备料 按技术规范,填料首先在取土点提前 3~ 5 天进行预崩解破碎处理,待崩解后人工配合挖掘机装料,以保证所取料中不含有超过规定的 料粒,超过规定粒径的块石分类堆放,不能利用的较大石块进行二次破碎。 然后由装载机配合挖掘机装土, 8~ 15t 自卸汽车运土,装土时要保证每车方量尽量相同。 布料 上料前必须在边线位置处采用花杆挂线,要求花杆长度为 2米,红白相间格长 40cm, 纵向间距为 20m。 路基做成双向向外的 2%横坡度,以利于雨水排出。 根据试验段填筑厚度和作业面积,计算上料数量, 并按数量分别划出方格网范围, 填筑时现场应安排好运输路线,预崩解处理的土石混合填料运到填方段后, 严格安装花杆刻度控制松铺厚度,用自卸车将填筑料按方格网均匀堆放在路基上 , 派专人指挥 卸料 ,每方格网内卸一车,用推土机粗平,控制每车料的数量尽可能相等。 “耙压”,整平 经过预崩解处理的土石混合料运到填方路段后,卸料后采用 220 马力以上的三齿推土机、勾松,“耙压”遍数应不少于三遍,待填料摊铺到位后,立即用推土机粗平,使填土表面大致平整。 对于填料中少量的大块硬质岩,应剔除或破碎,以确保路基压实的均匀性。 推土机将土推到表面大致平整后,立即用平地机进行精平。 控制标准同验收规范。 17 碾压 ( 1)在碾压前要检测含水量,碾压前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佳含水量177。 1%范围。 对完成路段采用灌砂法进行 压实度检测,含水量用酒精燃烧法或烘干法测试。 施工中路拱横坡采用 1%.遇雨或雨后,施工表面不干时,不得开放交通,雨后进行施工,下层填方须重新压实,符合要求,方可施工。 ( 2)施工中严格控制最大粒径和每层松铺厚度,经耙压后的填料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层厚的 2/3,每层松铺厚度不大于 40cm。 平地机的整平方法是由两侧开始向路中推进,如此往返三次。 (3)平地机精平后,在填料的含水量处在最佳含水量附近时(177。 1%),开始碾压。 碾压时用 22T 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先稳压后振动,由弱到强振,由 1/3 到 1/2 进行交错碾压,在碾压过 程中压路机行走时速控制在 2~ 4km/h,过慢影响生产率,过快则对土的压实接触时间短,压实效果较差,碾压开始时用慢速,随着土石混填层的逐渐密实,速度逐步提高,现场配有质检人员进行压实试验,并做记录,当压实度达到 93%以上后进行静碾压收面,报监理工程师检查,检查合格后做成果报告。 压实时的操作要求,从两侧路基边沿向路中推进;压路机碾压轮重叠不小于 40~ 率组合,调用 20T 振动压路机分段以同样工序进行碾压,适当 调整 压实遍数及行走时速,现场试验人员及时做好记录,以对比得出最佳效率组合。 试验检测 由于土石方混合料路基压实度试验检测比较困难,考虑到施工中的技术要求及实际情况,我们采用了压实度试验与外观检查对比的方法,同时采用压实沉降差作为参考值,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 1)灌砂法检测压实度时,如遇到大石块,则此点位置不用,重新这次试验。 ( 2)外观检查:要求表面平整密实,无空隙松石、大的石块存在,压路机振压后无明显轮迹。 ( 3) 压实沉降差法:在路基上用随机取样的方法布设观测点,测其高程,然后压路机每加振一遍,观测其高程,计算出沉降量,最后算出松铺系数。 (4)及时记录下各种填料及不同组织的现场施工记录,通过现场记录,得出最佳机械组合效率记录,详见下表: 18 机械设备 速度 遍数 沉降量 压实度 /外观检查 含水量 土石比 备注 第一次 ① ② 第二次 ① ② 第三次 ① ② 三、现场实测项目质量控制标准 实测项目及方法 土石混合料 路基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压实度 层数和碾压遍数符合 要求 查施工记录 2 纵断高程 (mm) +10, 15 水准仪:每 200m 测 4 个断面 3 中线偏位 (mm) 50 经纬仪:每 200m 测 4点,弯道加 HY、 YH 两点 4 宽度 (mm) 符合设计要求 米尺:每 200m 测 4 处 5 平整度 (mm) 15 3m直尺:每 200m 测 2 处 10尺 6 压实度 (% ) ≥ 90 每 200m 每压实层测 4处 7 横坡 (% ) 177。 水准仪:每 200m 测 4 个 断 面 8 边坡 符合设计要求 尺量: 每 200m 测 4 处 19 第四节 填土路堤 一、 施工准备 三通一平 施工点的驻地建设已完成,水、电已通 能满足施工和生产的需求;施工期临时排水设施和截水沟已完成;通往施工工点的横向便道修筑已完成,能满足晴雨通行条件,施工场地已平整。 技术准备 ( 1) 技术人员应认真学习设计文件和有关合同文件,准备各种所需施工及验收规范、规程、质量评定标准、标准图集。 ( 2)进行技术交底,程序为总工→专业工程师→施工队长→班组长,以书面形式表达,班组长在接受交底后,认真贯彻施工意图。 安全技术交底应随同任务单一起下达到班组。 ( 3) 依据审定后的施工图及说明书、施工组织设计及有关文件和资料进行施工。 ( 4)完成导线点和水准点的复 测和加密。 二、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 试验路段总体施工工艺 控制填料在最 佳 含水量177。 2%范围内,采用两种方法进行试验:①控制松铺厚度不变,调整碾压遍数;②控制碾压遍数不变,调整松铺厚度。 ( 1) 试验路段的工艺流程:测量放样→开挖临时排水沟→表土清理→地基承载力测试→原地面台阶处理→原碾压土碾压→取土场运土→划方格上土→粗平→精平→碾压→检测→下一道工序。 (2)碾压方法及层数控制 第 1 层:测量填筑前标高,控制松铺厚度为 30cm,18t 压路机先静压 3 遍(往返算一次 ) 完成后马上进行灌砂法检测压实度,如压实度未能 达到要求,则继续碾压,并跟踪检测每次碾压后压实度,直到压实度分别达到 93 区、 94区、 96 区的要求。 终压采用静压一遍,测量碾压完成后路基高程。 要求每次碾压完毕后经试验测出的密实度和含水量以及该层底面与顶面高程 (松铺与压实后 ),及时记录程序。 第 2 层:控制松铺厚度为 30cm。 用 20T 压路机先静压 1 遍振压 3 遍 (往返算一次 ) 20 完成后马上进行灌砂法检测压实度,如压实度未能达到要求,则继续碾压,并跟踪检测每次碾压后压实度,直到压实度分别达到 93区、 94 区、 96区的要求。 终压采用静压一遍,测量碾压完成后路基高程。 要求每次碾 压完毕后经试验测出的密实度和含水量以及该层底面与顶面高程(松铺与压实后 ) ,及时记录保存。 第 3~ 5 层:填筑松铺厚度分别控制为 20cm、 25cm、 35cm。 用 18t 压路机根据第 1层试验确定达到 93 区的碾压遍数进行碾压,完成后马上进行灌砂法检测压实度,如压实度达不到 93 区的要求,每次碾压直到达到 93 区压实度要求,并详细记录压实遍数,用来确定填筑厚度与碾压遍数的关系。 第 6~ 8 层:填筑松铺厚度分别控制为 20cm、 25cm、 35cm。 用 20t 压路机根据第 2层试验确定达到 93 区的碾压遍数进行碾压,完成后马上进行灌砂法 检测压实度,如压实度达不到 93 区的要求,每次碾压直到达到 93 区压实度要求,并详细记录压实遍数,用来确定填筑厚度与碾压遍数的关系。 ( 3)首先对低洼地段先挖纵、横向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清淤晾晒,直至达到填前碾压要求为止;水塘地段先放水排水或 抽 水排水后,立即清淤,并及时回填;旱地,先清表挖台阶翻松晾晒碾压或者换填碾压至规范要求。 ( 4)填筑时先放边线,立出施工标尺,按各种填料松铺厚度要求计算出卸料面积,用石灰划出方格。 ( 5)推平、碾压时的方法:推土机推平→平地机整平→压路机静压→压路机振压→压路机静压收光。 ( 6)压实度检测:土方压实度检测以灌砂法检测(钻孔深度贯穿整层厚);根据 99 96 分区分别控制压实度达到 93%、 94%、 96%以上,每次检测压实度时每 1000 ㎡每压实层需检测 4个点。 具体施工工艺 ( 1) 清表:对试验段首先用钻仪进行放样,以确立开挖线或坡脚线, 根据中桩及相应高程测出试验段和取土场横断面面积 , 对工程量进行 复核;然后对试验段和取土场进行清表,由于试验段范围内为全填地段, 左幅低、右幅高,有大于 1:5 的横坡。 根据地形特点,清表采用小型推土机配合挖掘机及人工结合的方式进行,将横坡大于 1: 5的地段按要求做成台阶,左幅沿坡脚线开挖纵向水沟 (水沟深 ),在试验段内根据具 21 体情况 每隔一定距离开挖横向排水沟, 沟 深 40cm,将路基水引入纵向排水沟,排到路基外。 经过 2~ 3 个自然日晾晒后,再用推土机清除表土,并集中堆放于工程师指定的地点,用于路基竣工后边坡种植草皮。 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