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后期的田间调节内容摘要:
1、护好茎叶,防止早衰,增强稻株抽穗后的光合效率,促使养分高积累、高运转,是实现杂交水稻高产优质的关键措施之一。 (一)补施粒肥杂交水稻抽穗之后功能叶逐渐枯黄,如果脱肥,叶片还会过早发黄而枯死,稻株光合作用的能力即可被削弱。 因此,补肥增源,延长叶片寿命,提高叶片的光合能力,是促进粒多而饱满的有效措施之一。 粒肥的施用,一般以根外喷施叶面肥为主,在破口期至灌浆期喷施 23 次,每次每亩用磷酸二氢钾 100 克、尿素 公斤,用 50 公斤水溶解之后再加 1520 毫升 802 混合喷施于稻株茎叶上,对于底肥不足,叶片脱氮现黄较早的田块,宜在抽穗前每亩追尿素 公斤,可以促进花芽进一步分化和防止颖花退化,发挥 2、杂交水稻的大穗优势。 (二)调节水分杂交水稻抽穗开花期对水分的要求更为严格,抽穗扬花阶段最容易受高温的危害,宜适当进行深灌,提高田间湿度,降低温度,促使抽穗整齐和正常的扬花授粉。 如果遇到异常的高温天气还应该喷洒清水,改善穗层小气候,减轻影响。 抽穗后,植株根系衰老,应该在确保供水的条件下增加土壤通气机会,以气养根,养根保叶,防止根衰叶败。 在抽穗至授粉初期保持田间一定的水层,以满足植株生理需水的要求,以后则应保持湿润灌溉,按干湿交替的原则进行管水,灌浆期以湿为主,蜡熟期可以干为主,干干湿湿交替到成熟。 切不可以断水过早,否则也会人为地导致早衰,造成减产和降低米质,一般以收割前 5 天左右断水为宜。 (三 3、)防治病虫杂交水稻后期病虫害危害严重,是影响“保库”、“强源”、“畅流”的重要因素,是夺取高产优质的障碍,必须及时防治,保护茎叶不受危害。 杂交水稻毁叶性的病虫害主要有后期综合症、稻瘟病、白叶枯病和稻纵卷叶螟,损秆性的病虫害主要有纹枯病、稻飞虱、螟虫等。 要重点抓好后期综合症的防治,因为它是多种真菌性病害混生的结果,常常造成叶片焦枯、叶尖破损,早衰现象严重,可使稻谷减少 20%左右,要狠抓预防。 在破口期每亩用40%禾枯灵或叶绿保可湿性粉剂 5075 克,加水 50 公斤稀释后均匀喷布在稻株茎叶上,可收到显著的防病保叶及防早衰的效果。 对于稻瘟病常发区和白叶枯病疫区,为预防发病,可在破口期分别加入三环唑、叶枯宁等对口药剂混喷。 (四)喷施硼肥杂交水稻开花结实阶段,硼肥的供应充足,可以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 据试验,杂交水稻的后期喷施硼肥液,结实率可以提高 千粒重增加 克。 因此,在缺硼的田块或油菜茬后水稻田,应该于始穗期和齐穗期各喷 1 次,可以结合喷施粒肥混用,每次每亩用硼砂 100 克或光合微肥100 克,加水 50 公斤稀释后均匀的喷布。 配制硼砂溶液的时候,先要用少量的温热水将硼砂充分地进行溶解,配后要及时喷用。 专利查询。杂交水稻后期的田间调节
相关推荐
有过一次失误。 当然还是东方 ,一些狩猎民族 ,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 因而他们看到的也主要是黑白两色 ,白天是白的 ,黑夜是黑的 ,他们把它叫 “ 日子 ”。 另外是游牧者 ,他们很容易把它叫作 “ 纪元 ”, 漫长的动辄千里的迁徙和转移 ,使他们随着或逆着它移动 ,也使他们看到了它更真实的茫茫无声的 面容。 漏、晷、钟、表。 这些都是人类妄图捕捉住它而设的夹子和陷阱。 人们以为捉住了它
:对于一个残疾人来说 ,最可怕的不是肉体的残疾 ,而是精神的残疾。 母亲用她人性的光辉支撑、激励着儿子由精神的残疾走向精神的健全 ,迈入人生的新境界。 作者选取合欢树作为情感的寄托 ,含蓄蕴藉。 (二 )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第 9~12题。 泪与笑 梁遇春 匆匆过了二十年 ,我自然是常常哭 ,也常常笑 ,别人的啼笑也看过无数回了。 可是我生平不怕看见泪 ,自己的热泪也好
延伸向东山的纸。 之后,遇到东山,就开始卷起来。 到太阳落山,这西山坡的影子已经爬到东山的头顶了。 我躺在草丛里先美美睡上一觉,起来之后,山坡的影子正好到东山和西山之间的小路上。 这时候我从草丛里坐起来,看看牛还在香香地吃草,我并不担 心它会走失。 这时候,我开始了一个下午的白日梦。 西山坡上有一棵特别的大树,有火暴的日头时,我会躲在这棵大树的阴影里。 而现在 是半下午
,手里玩弄着一只黄鹂。 黄鹂系在一根木棍上 ,一会儿悬空吊着 ,一会儿被拉上来。 我站住了 ,我望着黄鹂 ,忽然觉得它的焦黄的羽毛 ,它的嘴眼和爪子 ,都带有一种凄惨的神气。 “ 你要吗 ?多好玩儿 !” 老头儿望望我问了。 “ 我不要。 ” 我转身走开了。 我想 ,这种鸟儿是不能饲养的 ,它不久会被折磨得死去。 这种鸟儿 ,即使在动物园里 ,也不能从容地生活下去吧 ,它需要的天地 太宽阔了。
1、 优 1 号 选育单位:重庆市种子公司品种来源:该品种系重庆市种子公司用自育不育系 115A 与绵恢 725 组配而成。 产量表现:2000 年参加重庆市优质稻组区试,平均亩产 5389 公斤,与对照汕优 63 相当,在优质稻组中居第二位。 2001 年续试平均亩产 5408 公斤,与对照汕优 63 相当,在优质稻组中居第一位。 2001 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53O13对照汕优 63